李峤的诗《风》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风的动态和力量,道尽风的刚柔变幻!
《风》
(唐代)李峤
解落三秋叶, 能开二月花。
过江千尺浪, 入竹万竿斜。
这首诗通过四个不同的场景的描写,揭示了风运行的客观规律。不论春夏秋冬 、不论青山绿水,风无所不在,无时不在,展现了风的多面性和影响力。
前两句“解落三秋叶, 能开二月花。 ”以“三秋”、“二月”,阐明了风从秋天到春天,可谓无时不在。
后两句“过江千尺浪, 入竹万竿斜。”以“过江”、“入竹”,阐明了风的无处不在,前句写江河湖海,后句借“竹”的到处都能生长,写高山平原。
诗人通过对风的描绘,不仅展示了大自然的力量,也隐喻了人生的无常和变化。风既能吹落秋天的树叶,又能催开春天的花朵;它能在江面上掀起巨浪,也能使竹林中的万竿竹子倾斜。风既是破坏者,也是创造者,象征着自然界和人生中的不可预测性。
全诗仅二十字,却涵盖了四季和不同自然场景,语言凝练,意境开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