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晋皇帝司马曜醉酒后,对身旁的张贵人说:“你年近三十,美色大不如前,又没生孩子,白占着一个贵人的名位,明天我就废了你。“当晚,司马曜被张贵人派几个心腹宫女捂死在了床榻上。 公元396年的深秋,在建康宫城内,一场持续至深夜的宫廷宴饮已近尾声。 东晋第九位皇帝,时年三十五岁的孝武帝司马曜,醉眼朦胧地倚在软榻上。 他面色潮红,侍奉在侧的,是他最为宠爱的妃子张贵人。 这位年近三十的女子,虽已没有少女的容颜,却依然风韵犹存。 司马曜看着张贵人略显疲惫的面容,用戏谑的口吻说出了致命的话。 正所谓“祸从口出”,而司马曜怎么也不会想到自己的无心之言会引来祸患! 司马曜的人生,始于一场被寄予厚望的“祥瑞”。 父亲简文帝司马昱,年过四十仍膝下无子。 相士断言一名肤色黝黑的婢女李陵容有“贵相”,司马昱立即喊她侍寝。 没多久,李陵容果然怀孕,临产前夜梦神明嘱托:“汝生男,以‘昌明’为字。” 刚好那个时候有“晋祚尽昌明”的谶语流传,司马昱不以为忌,反以为祥。 特意为这个在天明时分降生的儿子取名司马曜,字昌明。 四岁封王,十一岁登基,司马曜的帝王之路看似天意眷顾。 然而,他接手的东晋,早已是门阀林立、皇权旁落的烂摊子。 登基之初,朝政由崇德太后褚蒜子垂帘,实权则掌握在权臣桓温手中。 少年天子不过是权力棋局中的一个棋子。 直到桓温病逝,名臣谢安、王彪之等辅政,尤其是383年那场淝水之战,东晋以弱胜强,大败前秦苻坚百万大军,才让司马曜的皇权得到巩固。 此战本应是东晋中兴的契机,却成了司马曜个人命运的转折点。 胜利之后,他未能如谢安所期望的那样励精图治,反而变得愈发骄奢淫逸。 他甚至开始猜忌功臣,试图扶持胞弟司马道子掌权,以制衡以谢安为代表的陈郡谢氏等顶级门阀,形成“主相相持”的畸形局面。 兄弟二人表面和睦,实则各怀心思。 司马曜对繁琐的朝政日益厌倦,将满腔精力转向后宫与享乐,沉溺于酒桌难以自拔。 在沉溺酒色的同时,他对后宫的管理也随心所欲。 只要长得好看,自己喜欢就可以随意的升降妃嫔位分,毫无章法。 正是在这种背景下,张贵人走进了他的生活。 她并非出身高门,却凭借过人的姿色、伶俐的口齿,尤其是千杯不醉的海量,从众多宫女中脱颖而出。 她能陪司马曜从黄昏畅饮至深夜,能在酒宴上即兴弹唱助兴,更懂得在皇帝酒后暴怒时巧妙周旋、化解危机。 这种全方位的迎合与陪伴,使司马曜对她产生了强烈的依赖。 甚至,九天能有八天去她宫里。 然而,君王的恩宠却不是稳固的。 张贵人深知自己以色侍人,根基浅薄。 随着年岁渐长,尤其是到了三十岁“色衰”门槛的年龄,她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危机感。 前车之鉴,历历在目。 司马曜日益乖戾的脾气和酒后的口无遮拦,更让她如履薄冰。 公元396年九月二十日夜这场酒宴,成为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司马曜轻佻的话,“你年岁渐长,也没也没以前好看了,这么多年也有子嗣,白白占着贵人的尊位,不如早早让位,让我可以另寻新欢?” 这番话语,让她感到恐惧与憎恨。 最终,张贵人有了一种冰冷的、玉石俱焚的决绝。 她看着榻上烂醉如泥、毫无防备的皇帝,她悄然起身,召来了几名心腹宫女。 片刻之后,一床锦被,带被覆盖在熟睡的司马曜脸上。 紧接着,几只手死死按住了被角! 司马曜在睡梦中猛然惊醒,四肢剧烈挣扎。 然而,酒精麻痹了他的身体,窒息感迅速剥夺了他的力气。 挣扎很快微弱下去,直至彻底消失。 一代帝王,东晋在淝水之战后短暂复兴的象征,竟以如此荒诞而屈辱的方式,命丧于自己最宠爱的妃子之手。 这起震动朝野的弑君大案,最终竟以一种近乎荒诞的方式草草收场。 当时朝政大权实际掌握在司马曜的弟弟、与他素有嫌隙的会稽王司马道子手中。 皇帝的暴亡,对司马道子而言是天赐良机。 负责调查此事的官员虽心存疑虑,但在缺乏证据的情况下,无人敢轻易指控深受先帝“宠爱”的张贵人。 更何况,即将继位的太子司马德宗,天生痴傻,智力低下,史载其“口不能言,寒暑饥饱亦不能辨”,生活完全不能自理,更遑论主持朝政、追究父皇死因。 司马道子急于掌控朝局,稳定局面。 于是,孝武帝司马曜之死被官方定性为“因魇暴崩”。 而真正的凶手张贵人,非但没有受到任何惩处,反而带着多年积累的丰厚赏赐与私产,离开了建康宫城,从此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之中,下落成谜。 而那位痴傻的太子司马德宗,被推上皇位,是为晋安帝。 他的登基,标志着东晋皇权的彻底崩解。 权臣司马道子及其子司马元显把持朝政,最终引来了桓玄篡位,刘裕崛起。 司马曜一句轻佻的酒后戏言,不仅葬送了自己的性命,也间接导致了其子悲惨的命运,更将本已摇摇欲坠的东晋王朝,彻底推向了万劫不复的深渊。 主要信源:(澎湃新闻——胡正良|风流也曾醉千秋(上)——王朝背影之东晋文艺三杰篇)
1752年,乾隆趁傅恒在外打仗,偷偷的将傅恒夫人召入宫中,他一把抱住傅恒夫人,傅
【4评论】【4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