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五规划:以国家战略引领高质量发展新征程 8月25日东方卫视《这就是中国》节目围绕“十五五规划”前瞻展开深入讨论,揭示了我国在国家治理和发展模式上的独特优势。其核心主题可概括为:通过具有中国特色的国家规划体系,引领经济社会的系统性变革,在高质量发展中实现中国式现代化。这一主题包含三个关键维度: 一、规划治理:中国的制度优势 五年规划制度是中国发展模式的重要体现。与其他国家不同,中国能够连续制定并有效实施中长期发展规划,形成了独特的“目标治理”机制: · 发展自觉性:中国的现代化不是盲目自发的过程,而是通过科学规划设计并实施的有意识发展 · 长期主义视角:以百年战略定力实现现代化,通过一个接一个的五年规划稳步推进 · 落实保障机制:通过目标分解、分工负责、监测评估、考核监督等完整闭环确保规划落地 这种规划能力源于中国“凡事预则立”的文化传统与现代治理实践的完美结合,使中国成为“言必行、行必果”的国家。 二、四个新:十五五的核心框架 鄢一龙 (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教授)解读“四个新”构成了十五五规划的基本框架: 新周期:中国经济进入K型增长阶段,旧动能减弱的同时新动能快速成长。需要通过超级工程建设、新基建等扩大有效投资,通过创造消费场景激发消费潜力。 新质生产力: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正在赋能和再造千行百业。企业可结合自身优势切入新赛道(如数据标注、中后台服务),形成与国外的“代差优势”。 新发展观:从以物质为中心转向以人的全面发展为中心,提高“国民总福祉”而不仅是“国民总产值”。反内卷、保障劳动者权益成为重要方向。 双循环新格局:进入国内国际双元驱动阶段,通过“西方不亮东方亮”的市场多元化策略,应对国际环境不确定性。 三、个人发展:在新格局中定位自己 节目为个人如何在新规划中定位自己提供了思路: · 与AI共处共创:年轻人不应恐惧AI替代,而应思考如何与AI共同进化——让AI成为助手、导师和伙伴 · 文理相辅相成:AI时代,文科的审美、创意和人性化体验变得更为珍贵,文理融合是趋势 · 改变就业观念:不必执着于“理想工作”,可将各种工作视为宝贵人生经历,积累多元经验 · 线下真实交往:对抗虚拟化生存,通过线下社交建立真实人际关系,提升幸福感和生育意愿 结语:规划与信心的力量 十五五规划作为中国式现代化第三阶段“上半篇”的关键,体现了中国在国家治理上的独特智慧:既保持战略定力又灵活适应变化,既发挥政府引领作用又激发市场活力,既追求经济发展又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这种规划能力不仅是一种治理工具,更是一种信心来源——它让国家发展有方向感,让社会运行有稳定感,让个人奋斗有希望感。在充满不确定性的世界中,中国的五年规划提供了一种难得的确定性,这也是中国模式的重要软实力。 正如节目中所言:“当中国在为下一代制定5年规划的时候,美国只能规划下一次选举。”这种长期主义与短期主义的对比,或许正是中国能够持续发展的重要原因所在。
十五五规划:以国家战略引领高质量发展新征程 8月25日东方卫视《这就是中国》节
啊丹烟评汽车
2025-08-26 13:16:24
0
阅读: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