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F - 35又双叒坠毁了!当地时间28日,一架F - 35在阿拉斯加州训练时因故障坠毁,好在飞行员安全逃生 2025年8月28日,阿拉斯加州再一次成为了F-35战机坠毁的新闻焦点,这次坠毁事件发生在阿拉斯加州艾尔森空军基地,当时正进行常规训练。 一架F-35战机因系统故障发生事故,最终垂直坠向地面,伴随着一声剧烈的爆炸,升腾起巨大火球。 幸运的是,飞行员成功弹射逃生,仅受轻伤。这次事故的发生,引发了公众对于F-35项目的持续质疑,尤其是在其频繁坠毁的背景下,不禁让人感叹:又双叒叕坠毁了! F-35战机作为美国现役的多用途第五代战斗机,拥有隐形、超音速等先进性能,理论上应是现代空战中的制空利器。 然而,现实却远没有那么理想。自2018年以来,F-35战机已经发生了至少12起坠毁事件,事故频率之高令人忧心。 仅2024年,就发生了几起重大的坠毁事故,包括5月在新墨西哥州发生的坠机起火事件和7月加利福尼亚州的坠毁事故。 这些事故不仅暴露了F-35战机在实际操作中的问题,也加剧了外界对该项目的担忧。 分析这些事故的原因,F-35战机的一些核心技术问题被不断暴露出来,最为显著的就是其自动地面操作模式的失误。 尤其是在结冰等极端天气情况下,F-35的自动系统未能有效判断飞机的状态,本次8月28日的坠毁事件也印证了这一点。 由于液压油受到水污染,导致前起落架和主起落架支柱结冰,进而影响了起落架的正常展开。 这一失误让战机的自动系统误判飞机已经着陆,导致了该起坠毁事故的发生,此外,F-35战机的液压系统本身就存在隐患,曾多次被提及可能是导致一系列事故的重要因素。 通过调查得知,F-35坠毁的根本原因在于液压油受到水污染,这不仅仅是一个偶然事件,背后反映出的是整个系统在维护和监管上的缺失。 液压油污染导致的起落架结冰,使得飞机的起落架无法正常展开,从而造成了严重的误判。 事故调查委员会指出,机组人员在飞行过程中作出的决策、飞行中的电话会议以及危险材料管理的疏漏等,都成为了这次事故的诱因。 这表明,在F-35的维护和管理过程中存在着严重的不规范操作和疏漏,尤其是在液压设备和危险材料的监控上。 如此复杂的战机系统,涉及到各个环节的严格管理,任何一个环节的疏忽,都可能导致致命的事故发生。 F-35战机的高成本是人尽皆知的,据悉,F-35的造价高达8250万美元,而本次事故的损失接近2亿美元。 虽然飞行员成功弹射并受轻伤,但战机的完全损毁,意味着这一庞大金额的损失,更为严重的是,这种频繁的事故不仅仅是直接的飞机损失,更加加重了后续的维护和赔偿压力。 F-35战机项目的整体预算已经高达1.7万亿美元,计划采购2500架战机,每一次事故都不仅仅是战机本身的损失。 还涉及到未来的大规模采购计划、后续维护、战机替换等方面的巨大成本,这种连锁反应,对于美国空军来说,压力不小。 F-35项目在全球范围内已经成为了一个备受争议的话题,尽管F-35具有空中优势、打击任务、电子战和情报侦察等多种功能。 但由于成本不断上涨、交付延迟和事故频发,已经引发了广泛的质疑和批评,尤其是在近年频繁发生坠毁事故的背景下,外界对于F-35的可靠性产生了更大的疑虑。 俄亥俄州立大学的专家曾表示,这种坠毁数量无法接受,严重影响了F-35作为战斗机的基本功能。 舆论普遍认为,作为一款尖端五代机,F-35的频繁事故暴露了其在实际作战中可能存在的巨大风险。 而各国的媒体和军事评论家,也开始重新审视这个历时多年的国防项目,并提出:这还是所谓的尖端战机吗?的质疑。 F-35项目经历了数年的开发、测试和投入,原本被寄予厚望,但随着频繁的事故和成本不断上涨,外界对其是否真的成熟充满了疑问。 面对这一系列事故,F-35的设计理念是否过于复杂?其多功能、多任务的目标是否使得整体系统变得难以保证其可靠性? 对于这一问题,美国军方和开发方需要深刻反思,除了加强飞机本身的技术升级外,更加严格的质量管理和测试制度也迫在眉睫,只有在全方位改进之后,F-35才能在未来的空战中发挥出应有的优势。 F-35战机的频繁坠毁和相关技术问题的暴露,令其未来充满了挑战,从该项目的高昂成本到其频繁事故的困扰。 F-35的未来是否能够迎来真正的成熟阶段,仍然是一个悬而未决的课题。 来源:新华网2025-08-27美军一架F-35战机坠毁,事故原因披露
中方在阿拉斯加获喜讯,美军F35坠海原因曝光:5艘中方船只稳了!美国太平洋空
【9评论】【26点赞】
策马扬鞭
这说的是一月份坠毁事故的原因报告吧,今天又坠毁一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