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伯,兄弟7个,他排老三,我爸老四。小时候一个望风一个偷西瓜,偷到西瓜的那个等不

晴话 2025-08-28 17:43:56

小伯,兄弟7个,他排老三,我爸老四。

小时候一个望风一个偷西瓜,偷到西瓜的那个等不及,稀里哗啦吃得正欢,望风的那个才哭哭啼啼回来——被打了。

“短腿!没用!”我爸回屋里捡把柴刀就要去报仇雪恨!当年他9岁,一会儿就被揍得鼻青脸肿回来了“娘,娘问起来,就,就说,我,我一个人,偷的!”

接下来是一个罚跪,另一个送吃的琼瑶剧么?

NO!

是7个葫芦娃威风凛凛、重振雄风,呼朋喝友,杀回瓜田!

然后稀稀拉拉、臊眉耷眼、哼哼唧唧地回来了~

人家有9个兄弟呢,也有一大帮亲友团呢好么!

事后爷爷评价“一个结巴,一个短腿,不三不四,最能惹事!”

“不三不四”感情最好,亲戚们总说他俩是吃奶兄弟,感情深那。

吃奶兄弟?兄弟怎么一起喝奶?我略感奇怪。

小伯他有洁癖,谁都不能动他的毛巾和水杯,老婆和儿子都不行,我爸有回用他毛巾擦汗,他叽叽咕咕到大半夜,被我爸狠踹了一脚,第二天还在猫念佛。奶奶拿起他水杯吐了口痰,瞪他一眼,规矩了,世界都安静了。

每年暑假,他买三百斤西瓜,两百斤给奶奶,一百斤送我家。

我念四年级那年,奶奶开刀住院,小伯从单位请假一个月,在医院陪吃陪住,一众儿媳妇压根插不上手,连献殷勤的机会都没有。出院之后,他去乡下买甲鱼、捉黄鳝,天天把奶奶当月子婆一样伺候,总算把老人家吃出了高,血,压。

直到六年级,我突然发现小伯和他6兄弟长得一点儿都不像,他像个白面馒头,圆脸塌鼻薄眼皮,其他6兄弟高高壮壮一脸匪气,各个都是鹰钩鼻。

我去问我妈,到底小伯比爸爸大几岁呢?为什么他们可以一起吃奶呢?

我妈说“没人知道,你奶奶都说不清楚。”

哈?这也太奇怪了吧,亲妈还不知道哪个孩子大?

我又问我爸,我爸说:“奶奶当年在厂门口捡到的,那时刚生了我,有奶。看这男婴头大,吃奶的劲儿也大,就让我当小了呗。”

一句话就交待完了?我一脸懵逼地沉浸在大雪纷飞的黎明,一个男婴孤孤单单在花圃里做垂死挣扎的画面。

不对啊,就算扔娃也是扔女娃,怎么男娃也会被扔呢?而且还是健健康康的?

我爸说:“不知道,可能生太多了吧。”

生太多了吧?

“10个!他是最小的那个!他是姆妈念了30多年的小儿子!我们也是没办法!不然怎么舍得扔呢!”一个头发花白,右颊上有块老年斑的妇女在奶奶堂屋里哭得死去活来,随她来的两个姐妹也在抹眼泪。

门外聚了里三层外三层的人,有眼尖的说:”那是桥那边的人家吧?”

桥那边,离奶奶家10分钟路程。

我爸问:“你家什么时候知道他在我家的?”

三个女人躲躲闪闪地说“一直知道的。”

这下我爸气炸了:“一直知道的?那你们怎么不认回去!三年自然灾害!他念书!找工作!找老婆生儿子!买房子!你家桩桩件件都看在眼里!你们怎么不认回去!!现在该花钱的事都办完了,你们来认儿子了?你们还要脸么?!”

我的土匪老爸一脚把条凳踢到大门口,场面就失控了。三个女人哭作一团,小伯从屋里冲出来赶她们走,让她们这辈子都别提这事儿,就当他死了,永远别再来了。那三个女人还在哭着说什么姆妈要不行了,老头子死不瞑目,不想姆妈也合不上眼balabala。

乡亲们议论纷纷,场面混乱得不行,谁也没注意坐在藤椅上的奶奶小便失禁了,直到她一头栽倒在地,小伯见状也疯了,掀了八仙桌,对他的三个亲姐姐动手了。

奶奶命可大了,气性也大,清醒之后对小伯不理不睬,还闹着要去登报断绝母子关系,几个妯娌正中下怀,撺掇奶奶立下遗嘱,所有遗产都没有小伯的份。(插一句,我妈没插嘴,我家和小伯家关系杠杠滴,不三不四嘛~)

小伯只当睁眼瞎,既不打听也不生气,一门心思照料老娘。70多岁的老娘就像8岁孩童,心里怕这个儿子跑了,嘴上还要赶他走,摔个茶杯砸个碗那都不算事儿。

原以为上回那么一闹,那家该知道我们家的态度了,谁知道半年以后,那家的大哥和大姐居然摸到小伯家里去了,还是哭和闹,非得要小伯认祖归宗,说亲妈从医院送回家快断气了,一定要见小儿子一面才能闭眼。小伯只能打电话把大伯和我爸叫过去解围。

长兄如父,大伯表态说“去就去吧,就当乡里乡亲帮个忙,能有多大事儿?”

“不三不四”得令,心里也轻松不少,居然真的去了!!!

一进门,那家人对小伯搂搂抱抱,亲热的不得了,各个都眼泪汪汪,还说些“看你日子过的好,我们也不好意思来打扰”这样的话。

我的土匪老爸脸都黑了,要不是大伯在场压制他,他能把人家准备好的寿材给劈了。

然后,那家人就摆起当家作主的姿势,开始“教导”小伯要怎么跪,怎么哭,连嘴里念些啥词他们都准备好了——“不孝子***迟来40年,母亲大人balabala”。

土匪老爸当即把蒲团踢了,拉上姜老三就要走,老三一向是个软柿子,没想到这回甩了我爸的手,冲到那家大哥的面前,面目狰狞地说了一句话——“我娘活得好好的!我跪谁?扶棺材可以,跪就是不行!”

原以为奔丧这事能瞒下来,也不知是哪家的媳妇儿去奶奶面前多嘴,把这事说破了。奶奶立下遗嘱,房产、遗产都与小伯无关,丧礼也不许他参加。

奶奶心里窝着火,很快也去世了。正好又逢拆迁,大伯母上蹿下跳,拿着奶奶的遗嘱对小伯一家严防死守,不让他上坟,不让他进门,分房产?想都不要想。

姜老四召开家庭会议,满嘴酒气红着脸说“老娘是说过不认这儿子,可她已经死了,活人还能被死人指挥啊?”

大伯母又搬出她生的是长子长孙balabala,总之遗产不能按照7份分,得按照6份分。

姜老四把这辈子所有的聪明才智积聚在这一刻!他说:“按照8份分,你家拿两份!”所有兄弟都惊呆了!所有媳妇儿也惊呆了!我,我没资格表态~

土匪老爸对我吼一句:“计算器那!”

我屁滚尿流地翻出计算器“10000/6=1667。10000/8*2=2500。剩下6份,每份1250。”

姜老四拍拍小叔(姜小七)的肩膀,他损失最大,因为彼时他还没房产,我爸说:“你老婆那儿。。。”

小叔讪笑一声:“多大事儿!几万块钱还能买个颐和园?”

姜老四说:“老娘不认这儿子,我认这兄弟!我就和他不三不四一世!你们阿哥阿弟也都摸着良心讲,老娘这7个儿子里谁最孝顺?”

最后姜老大做结案陈词:“老三是我姜家的儿子,他儿子也是我姜家的孙,事情过去就翻篇了,以后谁再提遗嘱谁他妈滚蛋!”

PS:其实我和我妈一直怀疑这个谈判结果是姜记土匪窝的男人们导的一场好戏,就凭我爸那“日遍天下女人,尝遍天下美食”的尿性,他哪里还有脑神经分配出这绝妙点子?大伯既要让老婆发泄出来又要让她死心,就示意鬼精鬼精的姜老二出这点子,然后大伙儿演一场戏。看起来小叔最吃亏,但最后几个兄弟肯定还是会还给他的。

再PS:别说我大伯管不住老婆,大伯母当年孤零零一个人从新疆追到江南,无亲无靠、自力更生,这种真爱,我自问我做不到。

故事讲完了,你们看到几种人性?

0 阅读:39
晴话

晴话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