纽约时报今天报道:“特朗普本周表示,美国不仅想要中国学生,而且需要中国学生,并将允许60万名中国学生进入美国大学。此番表态似乎与政府此前限制国际生赴美留学的举措相矛盾。” 特朗普表态允许60万名中国学生赴美留学,看似突然,实则基于现实考量。你 很多人不知道,美国大学尤其是那些排名靠后的学校,学费收入全指着国际学生。中国学生一年光学费就能砸进去几十亿美元,这钱不光养着教授,连校园里的咖啡馆、图书馆都得靠它维持。说白了,没了中国学生,好些美国大学真得喝西北风去。 之前美国闹着要限制中国学生,结果咋样?中国留学生人数哗哗往下掉,从37万跌到27.8万。美国高校一下子就慌了神,学费窟窿越来越大,连教职工工资都快发不出来了。这时候特朗普才反应过来,赶紧改口说“需要中国学生”,其实就是怕大学系统崩溃。就像美国商务部长说的,要是没了中国学生,最差的15%大学就得倒闭。 再往深了说,美国在科技竞争上也离不开中国学生。中国学生在STEM领域(科学、技术、工程、数学)那可是主力军,占美国STEM博士毕业生的36%。这些人毕业后好多都留在了美国,给硅谷、华尔街输送了大量人才。 可之前美国老担心技术外流,又是限制专业,又是审查签证,结果把不少学生吓跑了。现在美国发现,人家转身去了欧洲、加拿大,反而让自己的科技优势打了折扣。特朗普这才明白,与其把人才往外推,不如留在眼皮子底下盯着。 话说回来,美国的政策摇摆也反映出他们的矛盾心理。一方面怕中国学生学走技术,另一方面又离不开人家的钱和人才。这种纠结在特朗普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一会儿说“美国优先”要限制留学生,一会儿又说“需要中国学生”来救场。说白了,美国就是想既占着便宜,又不想担风险,哪有这么好的事儿? 现在美国大学的处境挺尴尬,以前他们靠“世界顶尖教育”的招牌吸引中国学生,可这几年各种限制政策让中国家庭觉得赴美留学“性价比”变低了。花几百万人民币送孩子去美国,结果毕了业不好找工作,回国还可能成“海待”。这种情况下,愿意去美国的学生自然越来越少。特朗普现在喊着欢迎,可要是不解决实际问题,光嘴上说说,估计也没啥用。 其实教育交流本来是好事儿,能让两国年轻人互相了解。可美国非得把这事儿和政治挂钩,又是审查又是限制,把好好的事儿搅黄了。 说白了特朗普允许60万中国学生赴美留学,就是美国在经济、科技、政治多重压力下的无奈选择。这事儿背后,既有美国大学的生存危机,也有科技竞争的现实考量,还有特朗普的政治算盘。 不过,政策是政策,执行是执行,美国要是不能解决实际中的歧视问题,就算开放60万名额,中国学生不会买账。毕竟,谁愿意去一个又要钱又不待见自己的地方呢?
《纽约时报》中文网昨晚(8月27日)发表评论:“面对特朗普的关税,由于中国未提出
【4评论】【4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