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平山之战,李元霸锤死了多少赫赫有名的武将?
第十位:雷赛秦 湖广荆州王雷大鹏的元帅,以“铁臂铜拳”著称。战斗打响后,雷赛秦试图率精锐骑兵冲击李元霸的侧翼,想切断他与后方的联系。计划很好,但执行起来遇到了无法预料的障碍——李元霸本人和他的坐骑“万里云”速度快得超乎想象。李元霸瞬间冲到近前,抡起擂鼓翁金锤,仅用一招“流星赶月”,雷赛秦连同他的战马就被砸成了肉泥。他的死导致荆州军冲锋势头戛然而止,瞬间崩溃。
第九位:沈天洪 苏州上梁王沈法兴手下的先锋大将,沈天洪武艺高强,善使三尖两刃刀,曾有与新文礼战平三十回合的战绩。在战场上,他打算使出“拖刀计”——假装败退诱敌深入再反杀。然而他严重低估了李元霸金锤的范围和威力。一交手,李元霸双锤猛力交击的巨响和巨大震动,直接震飞了沈天洪的兵器。没等他回过神,紧随而至的第二锤就砸碎了他的天灵盖。
第八位:方达 济南王唐璧的头号战将,掌中丈八蛇矛曾让隋军将领闻风丧胆。战斗首日,他带队组成敢死队,奋勇冲击李元霸的中军。他们一连突破了隋军十多道盾牌防线。但直面李元霸时,方达的所有努力都撞上了一堵无法逾越的高墙。李元霸施展刚猛无俦的“双龙出海”锤法,一举粉碎最后的盾阵防御。眼看大势已去,方达倾尽全力掷出丈八蛇矛做最后一搏。李元霸单锤随意一格,巨大的反震力道使得矛杆倒射回去,穿透了方达自己的胸膛。
第七位:金虎 楚州越王高士达的元帅金虎,是混战中的危险刺客。他精通“地趟刀法”,专挑混乱时贴地滚入人群近身搏杀。四平山混战最激烈时,他藏身于堆积的尸体之下,看准机会突袭李元霸,一刀划破了李元霸战袍的下摆。这一刀虽未重伤,却彻底激怒了李元霸。暴怒中的李元霸施展出“雷动九天”的锤法,双锤如擂鼓般连环猛砸地面,恐怖的反震力量让贴近的金虎七窍流血,瞬间失去知觉。战场上失去意识就意味着死亡,后续冲锋的隋军铁骑毫不留情地踏碎了金虎的头颅。
第六位:洪灵天 江陵大梁王萧铣麾下的先锋洪灵天,被誉为神箭手,百步穿杨。他在四平山西面山坡设伏,目标是狙杀李元霸。他连珠箭发,七支箭矢角度刁钻,意图封死李元霸所有闪避空间。但他的箭再快再准,也未能穿透李元霸的防御。李元霸反应如电,舞动硕大的金锤面当盾牌,精准磕飞所有箭支。挡下箭雨后,李元霸没有丝毫停顿,反手就将一只沉重的翁金锤(四百斤)猛掷向洪灵天藏身之处。重锤挟风雷之势飞来,洪灵天避无可避,被连人带弓一同砸进了坚硬的山岩壁中,当场毙命。
第五位:章起绪 “一条龙”烟尘势力的首领章起绪,统率数万义军,以“蜂群战术”见长。为了攻击李元霸的部队,他派遣精锐使用绳索攀上四平山北坡岩壁,试图奇袭。然而这一行动被李元霸察觉。李元霸根本无需近战,他抡开双锤,如发狂的巨熊猛砸崖壁根基,引发了剧烈的山体滑坡。无数巨石轰然滚落,正在攀岩的章起绪和他的三千精锐部下,全部葬身乱石之下。
第四位:王须拔 使用的兵器是沉重的独脚铜人槊。在四平山南麓,他指挥重甲步兵结成密集的“龟甲阵”,试图用坚固阵型和绝对的人数挤压李元霸的行动空间。但这只是美好的幻想。李元霸径直撞入阵中,使出“震山撼岳”的锤法,势不可挡。王须拔硬着头皮举铜人槊格挡,结果在震天巨响中,铜人槊竟被硬生生砸弯!巨大的冲击力瞬间震碎了王须拔的双臂骨骼。他痛苦倒地,随即被后面冲锋上来的隋军铁骑洪流践踏成了肉泥。
第三位:萧铣 四平山决战之际,他动用王牌——象兵,亲自率队冲锋,欲一举摧毁隋军防线。然而,这招对李元霸无效。李元霸非但不惧巨象,反而一锤猛击在领头大象的鼻子上。大象剧痛受惊,立刻调头狂奔,反冲入萧铣自己的军阵,造成惨烈踩踏。萧铣本人也从象背上重重跌落地面。还未等他起身,李元霸已飞马赶到,凌空跃起,一记重锤如泰山压顶般砸落,将这位大梁王连人带盔甲砸得粉碎。
第二位:李执 本身是步战高手,尤其擅长“八卦游龙步”身法,能在复杂地形闪展腾挪。在四平山的一处险峻峡谷中,他利用岩石掩护,凭借灵活身法与李元霸周旋了将近二十个回合!这已是李元霸对手中的极限记录。但人力终有穷时,李执渐渐体力透支,步法露出微小的破绽。李元霸眼光何其毒辣,抓住这稍纵即逝的机会,双锤齐出使出绝杀“泰山压顶”。这一击力量之大,竟将李执连人带身下的岩石砸陷下去三尺之深,当场殒命。
第一位:高士远 战场上,高士远意图以快打快,用骑兵的机动性拖垮李元霸。但他犯了一个致命错误——低估了李元霸坐骑“万里云”的速度。这匹神驹的速度远超他的任何战马。高士远刚想拉开距离,李元霸已如鬼魅般策马追至身后。面对近在咫尺的目标,李元霸没有任何花哨动作,只是最简单最暴力的双锤合击,轰然砸下!这一锤蕴含的力量惊世骇俗,高士远连同他跨下的宝马,瞬间被锤成了一张扁平的“烙画”,其身上铠甲的纹路都被清晰地印入了地面的石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