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9年,郭沫若因病去世不久,他妻子于立群突然自缢身亡,原来,她在整理丈夫遗物时,得知姐姐早就怀了丈夫的孩子,而自己竟然还嫁给仇人,共同生活了40年。
1978年,文坛巨匠郭沫若的生命画上了句点,整个社会都为之哀悼。 紧接着,1979年初,陪伴他走过40年风雨的妻子于立群,在他们北京的家中,用一根白绫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人们都以为她是悲伤过度,可真的是这样吗? 原来,是于立群发现了一个40多年的秘密,丈夫遗物中那份泛黄的遗稿,像一面破碎的镜子,瞬间照穿了她一生的爱与信仰,原来,一切都不过是一场精心策划的谎言。 话说,郭沫若去世后,于立群在整理遗物时,翻出了一个箱子,里面是姐姐于立忱写给郭沫若的信。 信上的内容,一字一句,都像淬了毒的针,扎进她的心里。 信里,姐姐的笔迹记录了一段她从未听闻的东京往事——一段恋情、一次怀孕,以及郭沫若那句让她去堕胎的冷酷言语。 她终于明白,自己深爱并托付一生的男人,竟是逼死姐姐的元凶,这个发现彻底击垮了她,40年的信任与婚姻,轰然倒塌。 她的身体迅速垮掉,拒绝进食,最终,在1979年2月25日,她选择了和姐姐一模一样的方式,告别了这个世界,两场相隔42年的自缢,成了对同一个男人最沉痛的控诉。 在1934年的东京,姐姐于立忱,当时是《大公报》小有名气的记者,因患肺病,被报社资助去日本治疗,在那里,她结识了流亡中的郭沫若。 才子佳人的相遇,很快演变成了一段炽热的恋情。 1936年,当于立忱发现自己怀孕时,她等来的不是爱人的惊喜,而是冰冷的拒绝。 郭沫若以时局动荡为由,要她打掉孩子,这个男人,用最浪漫的诗句偷走了她的心,却在她最需要依靠时,给了她最致命的一击。 于是,身心俱疲的于立忱,在1937年初回到上海,同年5月,年仅25岁的她,在绝望中自尽。 那么,郭沫若为何能如此心安理得地守护这个秘密?看看他过往的情感履历就懂了。 郭沫若对家中的包办妻子张琼华,新婚5日便离家,让她守了一辈子活寡; 还有他对为他生下五个孩子的日本伴侣佐藤富子,在1937年说走就走,不告而别。 郭沫若对女人的态度,从来都是极度的自私和不负责任。 所以,在于立忱尸骨未寒之际,他能面不改色地接近其妹妹于立群,利用“姐姐旧识”的身份,开始新的追求。 他那文学巨匠、社会名流的光环,完美地掩盖了他情感世界里的荒芜与冷漠。 而于立群的40年,就这样建立在了一个巨大的谎言之上,她曾是小有名气的电影演员,为了郭沫若,她放弃了自己的事业,成了他的秘书和助手。 她为他生儿育女,抄写文稿,整理资料,甚至在两个儿子不幸离世、自己备受病痛折磨时,依然默默支撑着那个家。 她对丈夫的爱与崇拜,始于1937年那次初见,她亲手将姐姐的诗稿交给他,却不知道,自己正将余生托付给一个刚刚埋葬了姐姐幸福的男人。 她一生所有的付出和牺牲,都在发现真相的那一刻,被剥夺了全部意义,这使她觉得。 那几封迟到的信件证明,有些秘密不会被时间掩埋,它只会在某个时刻,用最惨烈的方式,宣告历史的判决。
(主要信源:原文登载于光明数字报 2020年4月1日 关于‘“是郭沫若害死她的”吗?’的报道)
→莫问心←
旧中国文坛几乎都是人渣,所以被鲁迅先生骂得那么狠
用户10xxx60
远看一条狗,近看不是人!
灰太狼叔叔
这Tm的妥妥一个渣男
熊龙10086
郭么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