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9年,陈书利与部队失联,为填饱肚子,他跑到一块地里挖红薯,正挖着,一块石头

历史脑洞 2025-08-30 11:56:46

1979年,陈书利与部队失联,为填饱肚子,他跑到一块地里挖红薯,正挖着,一块石头朝他扔了过来,他回头一看,竟是4个越军! 1979年,对越自卫反击战,陈书利当时是咱们41军的一名战士。打起仗来,那都是刀尖上舔血的日子,陈书利和他所在的部队就接到了一个硬骨头任务,直接穿插到越南的高平地区,像一把尖刀,插进敌人的心脏,断了他们的后路。 要去高平,就得先过一片原始森林,那是真正的无人区。更要命的是,他们一进去,一场大雾就来了。 在这种伸手不见五指的环境里,大部队还得急行军,不能停。陈书利死死跟着前面的战友,生怕掉队。可一个不留神,他就和部队脱节了。 等他反应过来,周围已经静悄悄的,只剩下雾气和自己的心跳声。换作一般人,可能就慌了。但陈书利是老兵,他心里只有一个念头:“不能停,必须追上大部队!” 他一个人在雾里摸索,没多久,竟然碰上了三个同样掉队的战友。四个人一对眼神,啥话也不用说,拧成一股绳继续走。命运就是这么奇妙,他们没走多远,又遇上了另外三个负伤的兄弟。这下,一个七人的临时小队就这么凑起来了。 这个临时小队的处境,说实话,糟透了。七个人里,三个是伤员,战斗力大打折扣。武器呢?就剩下三支枪,几百发子弹,还有最后的九枚手榴弹。最关键的是,他们彻底迷失了方向,像被扔进了一个巨大的迷宫。 在这种绝境下,必须有人站出来。陈书利的军衔最高,自然就成了这个临时小队的队长。他肩上的担子,是六个兄弟的命,还有一个回家的信念。 怎么走?周围全是敌军,两眼一抹黑。陈书利脑子飞快地转,突然一个最朴素的念头蹦了出来:“咱们的祖国在越南北边,只要咱们一直往北走,就一定能走回家!” 就这么一个简单的信念,支撑着七个人重新上路。可他们刚迈开腿,周围就响起了越军的叫骂声,敌人围上来了!“战友们,跟我冲!”陈书利大吼一声,带着大家硬是杀出了一条口子。 他们边打边撤,冲到一条公路上,陈书利一眼就看到了不远处有几座呈品字形排列的木屋。这是个机会! 他带着大家冲进其中一间木屋,发现里面正好有几袋化肥。这简直是天赐的宝贝!他们迅速用化肥袋子堆起一个简易的防御工事。陈书利冷静地分配任务:“子弹不多,省着点用,等敌人靠近了再打!” 战友们都听他的,一个个屏住呼吸,紧紧握着枪。当越军哇哇叫着冲上来时,陈书利第一个开火,枪响人倒,干净利落。在他的带领下,大家打退了敌人一次又一次的进攻。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弹药越来越少。越军看强攻不行,改变了战术,开始用炮轰。一发炮弹落在木屋上,整个屋子都在晃,但万幸没有塌。可这么一来,这里也待不住了。 “不!”陈书利一把按住他,“还没到最后一步,我们还有机会,必须冲出去!”他的声音不大,但异常坚定。 越军看劝降没用,又是一轮炮击。炮火过后,黑压压的敌人再次涌了上来。天色已经完全黑了,手榴弹打光了,子弹也见了底。再守下去,就是死路一条。 “分开突围!”陈书利当机立断,“目标越小,跑出去的机会越大!” 陈书利自己,也再次和战友们失散了。他一个人在黑夜里奔逃,又累又饿,胃里火烧火燎的。路过一片红薯地时,他实在是扛不住了,想着挖几个红薯垫垫肚子。 可他刚趴下挖了没两下,就感觉不对劲。一块石头“嗖”地一下从他耳边飞过,砸在前面的泥地里。他猛地回头,心脏瞬间提到了嗓子眼,不远处,四个端着枪的越军正死死地盯着他。 陈书利缓缓地站了起来,脸上没有一丝表情。这一下,反而把那四个越军给整不会了。他们面面相觑,有点摸不准这个突然冒出来的人是什么路数。结果,他用尽全身力气,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解决了这四个敌人。 干掉敌人后,他一秒钟都不敢停留,抓起红薯就消失在了夜色里。在接下来的日子里,他一个人在丛林里挣扎求生,为了躲避追捕,不慎掉进了一个深坑,几乎摔断了腿。他在阴暗潮湿的坑底昏迷了好几天,醒来时全身剧痛。 直到失联后的第五天,远处传来了熟悉的枪炮声。那是我们自己人的声音! 陈书利当时激动得眼泪都下来了,他拖着伤腿,拼了命地朝着枪声的方向爬去。 当他终于看到部队的红旗时,这个硬汉再也忍不住了,失声痛哭。更让他激动的是,分开突围的其他六名战友,也都奇迹般地陆续归队了! 七个人,在与大部队失联的五天五夜里,不仅全部活了下来,还消灭了大量敌人。这个战绩,简直就是个传奇。战后,陈书利荣立一等功,其他六名战士也分别荣立二等功和三等功。

0 阅读:35
历史脑洞

历史脑洞

如果历史可以假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