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大利亚抗战博物馆,把日本国旗作为入口门垫,以供参观者可以踩一脚再进去,这不是临时安排,而是官方规定的正式仪式,从2013年就开始这么做了。 2013年9月,日本参议员和田政宗参观澳大利亚战争纪念馆时,注意到二战展厅入口的地面上有旭日旗的投影。 参观者进出展厅,都要从这个投影上踩过,和田政宗觉得这种做法让人无法接受,他认为旭日旗在日本人心目中地位很高,仅次于国旗,现在还是日本自卫队的旗帜。 参观结束后,他通过日本驻澳大利亚大使馆向澳方提出抗议,要求撤除这个投影。 几周过去,澳方没有给出任何解释,这件事很快引发热议,到了10月15日,澳大利亚战争纪念馆撤除了这个投影。 澳大利亚战争纪念馆是为纪念二战中牺牲的澳大利亚军人修建的,里面有很多二战相关的展品,每年接待超过100万人次的游客。 澳大利亚战争纪念馆会有这样的设计,和它的历史背景分不开,在二战中,澳大利亚遭受了日军的侵略,达尔文港曾遭到空袭,科科达小径发生过惨烈的战斗,山打根死亡行军更是让无数澳大利亚士兵遭受苦难。 这些历史伤痛深深烙印在澳大利亚人的记忆里,纪念馆作为纪念牺牲将士、进行战史和军史教育的地方,一直想通过各种方式让参观者感受到战争的残酷,铭记历史。 这次在展厅入口投影旭日旗,或许就是想让参观者在踏入展厅前,直观地感受到当年面对的敌人是谁,那些战士们经历了怎样的抗争。 馆内还有像樟宜被子这样的展品,由66个方格拼接而成,上面有国旗、花卉、家乡景致和一些特殊符号,这些都是当年战争的见证,无声地诉说着那段历史。 纪念馆希望通过这些展品和设计,让人们记住战争的伤痛,珍惜现在的和平。 日本政府对这个投影反应强烈,除了和田政宗的抗议,日本驻澳大利亚大使馆也正式向澳方提出交涉。 他们认为旭日旗具有特殊的象征意义,这样的投影让日本人感情上难以接受。 毕竟在当代国际关系中,各国都很重视外交礼仪,尊重对方国家的象征符号是基本的外交准则。 澳大利亚最终撤除投影,也是考虑到了澳日之间的外交关系。 虽然澳大利亚人对二战中遭受的苦难记忆犹新,很多民众支持纪念馆用各种方式纪念历史,但在国际交往中,还需要考虑到对方的感受,避免因为一些争议性的做法影响两国关系。 这件事引发的争议,本质上是历史创伤表达与当代外交礼仪之间的碰撞。 澳大利亚战争纪念馆的初衷可能是想通过这种特殊的投影方式,强化人们对历史的记忆,让大家不要忘记战争的残酷。 澳大利亚战争纪念馆最终撤除投影,是一种平衡历史教育与国际关系的选择。 纪念馆的核心使命是纪念历史、教育公众,而不是通过符号对抗来激化矛盾。 真正的纪念从不是符号的对抗而是对和平的共同守护,历史已经过去,但记忆需要传承。 你认为历史纪念馆该如何平衡情感表达与国际尊重?你觉得哪些方式能更好地传递战争记忆呢?
日本网友:你们不能侮辱昭和,更不能把他和希特勒墨索里尼放在一起,投诉你们!美国网
【3评论】【11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