歼灭美军最多的一战,美军伤亡惨重,李奇微说:这辈子都不想提起 “1951年2月9

做一个好看的解说 2025-08-31 04:15:32

歼灭美军最多的一战,美军伤亡惨重,李奇微说:这辈子都不想提起 “1951年2月9日深夜,前线电话里传来急促呼喊——‘横城南侧出现空当!’”值班参谋放下听筒时,指针指向零点。就在这一刻,一场足以改写第四次战役走向的抉择拉开帷幕。 当时的朝鲜东线,志愿军和“联合国军”僵持已久。连打三次战役后,志愿军体力、弹药都见底,却仍牢牢站在临津江以北。李奇微刚接手第八集团军不久,自信能用“机动防御”把白刃战好手逼回三八线。他最担心的是夜间被穿插,干脆把雷达、照明弹、榴弹炮全绑在步兵前沿,企图用火网熬光志愿军的优势。 彭总的烦恼就来了:横城与砥平里各有千秋,可手中能动用的兵力只有东线的三个军。砥平里若拿下,骊州门户洞开,西线美二师就像摆在砧板上的肥肉;横城若突破,只能先啃伪军,但胜算更稳。时间、体力、补给,条条掣肘,谁都知道胜负就在头三天。 2月9日夜的那通电话是个意外。侦察分队报告,南韩第8师和第5师把预备队硬塞进一线,后方只剩勤务连看守。对志愿军而言,这是“吃掉一个师、顺带撩开美二师侧翼”的绝佳机会。邓华当即建议:先吞横城,再借势捣砥平里。彭总沉默良久,只说一句:“就按这个干。” 2月10日傍晚,暴雪初停,42军、66军已在广田地区隐蔽集结,枪栓里塞着油纸防寒。为防敌电台监听,邓华用三句口令统筹全局——“正面钉死、两翼抢切、一路堵口”。简单到极致,却清晰到不能再清晰。 次日拂晓,66军197师从鹤谷里北侧强行穿插,切断伪8师退路。美军观察所误判这是一支侦察分队,只象征性地调来一个炮排。十分钟后,六百枚迫击炮弹几乎同时落在南韩指挥所,伪军无线电瞬间哑火。几公里外,美二师接连收到断断续续的呼救:“我们后面起火了,没人顶住!”阿尔蒙德却回电:“韩军应自行稳住,主力要守砥平里。”此举等于亲手把盟友推出火坑。 志愿军的“合围”过程并不喧闹。42军124师夜渡琴江,用刺刀和手榴弹逐排拔点;198师则在29号公路放冷枪,见车就炸。南韩士兵慌乱中向西狂奔,发现前面又是一层封锁,只得弃械钻山谷。短短35小时,伪8师基本失去建制,残部与美二师一个营混杂一起,狼狈不堪。 李奇微得到横城沦陷的消息时已是2月12日凌晨,他狠狠摔碎一只咖啡杯,转身把责任推给韩军: “他们若能坚持六小时,美二师不会半夜裸露侧翼。”可事实摆在桌面上——志愿军击毙击伤约一万二千人,俘虏七千余人,美二师第23团下辖的炮兵营也被撕下一块。更致命的是,大口径榴弹炮和牵引车被整编拉走,一部分当晚就掉头轰向砥平里。 有意思的是,正当西线美军忙着补洞,志愿军各军却顺势“借路”向平昌推进,把原本严整的防御圈捅成蜂窝。南线交通要道全线告急,李奇微被迫发布“弹性后撤”命令,只求保住主力。之后很长一段时间,他在回忆录里刻意淡化横城的惨败,只用了寥寥几行字,甚至不肯直呼“Hoengseong”,而说成“那次不愉快的小挫折”。知情参谋后来感叹:“司令发誓,这辈子都不想再提那个名字。” 横城战役的胜负数字不算最大,却制造了心理裂痕。美军赫赫有名的“火力优势”第一次被成建制地缴获,炮弹倒过来砸他们自己,震撼远比伤亡名单更深。志愿军方面,同样从这次经历明白:只要选准软肋,哪怕在极度疲惫的状态下,也能打一场漂亮的合围战。 战后检讨会上,阿尔蒙德据说干巴巴地总结:“别再指望韩军挡刀。”参谋们面面相觑,没人敢接话。至于李奇微,他把手按在地图上横城的位置,沉默良久,最后只是把那一小块涂成了灰色。

0 阅读:115

猜你喜欢

做一个好看的解说

做一个好看的解说

爱生活爱解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