勾践和妻子雅鱼在吴国作人质时,伍子胥命令雅鱼去侍奉晋国使者过夜。得知消息的雅鱼要寻死,但是勾践的一句劝慰让其心甘情愿去受辱. 雅鱼,出身越国贵族,贤惠端庄,深受臣民爱戴。她年仅十八岁时嫁给勾践,婚礼盛况空前,民众夹道欢呼。她与勾践感情深厚,国破家亡之际,她选择与夫君共患难,放弃留在越国宫廷的安逸生活,随勾践前往吴国。在吴国,勾践和雅鱼的生活跌至谷底。勾践被迫为吴王夫差牵马、喂草,甚至在夫差病重时亲尝粪便,以示忠诚,换取信任。雅鱼则被安排在马厩干活,从高贵的王后沦为卑微的奴婢,双手因劳作而粗糙不堪。 吴国大臣伍子胥,名员,字子胥,原为楚国贵族,因家族被楚平王迫害而逃至吴国,辅佐吴王阖闾和夫差,立下赫赫战功。他性格刚直,对勾践心存疑虑,认为勾践表面恭顺,实则暗藏复仇之心。为揭露勾践的真面目,伍子胥设计了一系列羞辱勾践和雅鱼的阴谋,试图激怒勾践,迫使其暴露野心。 公元前493年,晋国使者到访吴国都城姑苏。晋国作为中原大国,其使者的来访带有重要的外交目的,可能是为了商讨联盟或军事合作。伍子胥抓住这一机会,命人将雅鱼送至使者居所,命令她侍奉使者过夜。此举不仅是对雅鱼个人尊严的践踏,更是对越国国君的羞辱,意在测试勾践的忍耐底线。 雅鱼得知这一命令,悲愤交加。她身为越王后,身份尊贵,如今却被要求以卑贱之姿侍奉外邦使者,宁愿自尽也不愿承受此辱。她找到勾践,泪流满面,请求允许她以死保全清白。勾践深知,若雅鱼此时自尽,不仅自己性命难保,越国的复兴大业也将毁于一旦。他劝慰雅鱼,强调忍辱负重是为了日后东山再起,保全越国的希望。 在勾践的劝说下,雅鱼最终选择了忍耐。她前往晋国使者居所,完成了伍子胥的命令。次日,伍子胥当众揭露雅鱼的王后身份,晋国使者大惊失色,惶恐不安,承诺促成吴国与晋国的联盟,以弥补自己的过失。伍子胥的阴谋得逞,勾践和雅鱼的屈辱达到了顶点,但勾践依然保持隐忍,继续伪装忠诚。 在吴国的三年,勾践以极大的耐心博取了吴王夫差的信任。他亲自为夫差牵马、喂草,甚至在夫差病重时亲尝粪便,以示忠心。雅鱼则在马厩中默默劳作,昔日的王后风采荡然无存。公元前490年,夫差终于准许勾践和雅鱼返回越国。回国后,勾践卧薪尝胆,励精图治。他改革赋税,训练军队,命人搜罗美貌女子,训练她们歌舞礼仪,以备日后用计。雅鱼虽随勾践回国,但吴国的屈辱在她心中留下了无法愈合的伤痕。她日渐沉默,常独自凝望会稽山,食量减少,身体日渐虚弱。 公元前482年,吴国出兵北上,国力空虚。勾践抓住时机,派遣受训女子潜入吴军营地,以美色迷惑吴军将领。越军趁乱突袭吴都姑苏,吴王夫差兵败投降,越国终于雪耻。然而,胜利的喜悦未能传至雅鱼心中。在越国复兴前夕,她选择自尽,结束了悲惨的一生。她的死因至今是历史之谜,有人认为她无法承受吴国的屈辱,有人认为她不愿成为勾践复兴路上的负担。 伍子胥的结局同样悲惨。他因直言进谏,触怒吴王夫差,被赐剑自尽,尸体被投入长江。勾践则继续治理国家,使越国跻身春秋强国之列。他为雅鱼修建墓地于会稽山侧,立碑纪念,但很快将注意力转向国事,巩固战果。
司马昭为什么要厚葬姜维?公元264年,蜀汉都城成都火光冲天。当士兵们剖开姜维的
【2评论】【5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