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菲律宾是真的慌了! 之前中国不再进口菲律宾香蕉后,菲律宾的出口生意其实一直挺着急的。毕竟香蕉曾经是他们对华出口的重头戏,每年光靠这一项就能赚不少外汇,少了这块收入,整个出口盘子都得重新找补。 南海的风浪还没平,菲律宾香蕉就先被“拍”到了岸上。曾经在中国水果摊上风光无限的菲律宾香蕉,如今却成了“滞销品”。 摆在眼前的,不只是出口的断崖式下跌,更是一个国家在地缘政治博弈中感受到的切肤之痛。 过去十年,菲律宾香蕉在中国市场上几乎是“独霸一方”。数据显示,中国市场上每10根进口香蕉中,就有7根来自菲律宾。 这块“热带金砖”撑起了菲律宾对华出口的大半壁江山。再加上运输便捷、口感稳定,菲律宾香蕉曾是中国消费者的“老熟人”。 2018年、2019年是菲律宾香蕉出口的巅峰期,出口量每年都突破100万吨。 这些香蕉从菲律宾南部港口装船,满载而来,一头扎进中国的大城市、小县城,甚至偏远乡镇的水果摊。但风向变了。 2024年开年没多久,菲律宾在南海问题上频频发声,言辞激烈,态度强硬。中方多次表态,希望菲方不要“玩火”。 3月7日,中国外长王毅在记者会上直言不讳:“甘当棋子,终将被抛弃。”这句话,很快在水果贸易领域应验。 不到一个月,中国市场上的菲律宾香蕉订单被大量取消。一位北京的水果批发商坦言,公司为了避免库存积压,直接砍掉了菲律宾香蕉一半的订单。原因很直接:“怕卖不出去。” 数据不会说谎。2024年前四个月,中国进口香蕉总量为72.98万吨,其中来自菲律宾的只有14.77万吨,占比从过去的70%跌到了不到20%。 同期,越南出口到中国的香蕉则高达35.45万吨,一跃成为最大供应国。 不仅数量下滑,出口额也遭遇重创。据中国食品土畜进出口商会统计,2024年前四个月,中国自菲律宾进口香蕉金额为0.8亿美元,同比下降43.7%。 曾经的“香蕉王国”,如今连“香蕉小弟”都快当不上了。但事情还不止是政治。 自然灾害也是一记“重拳”。2024年,厄尔尼诺现象导致菲律宾全国降雨量骤减,严重干旱加剧了香蕉种植的难度。 南部主要蕉产区接连遭遇台风和洪水,种植基地产量下降。更糟的是,热带枯萎病在多地蔓延,病虫害防治成本飙升,种植户叫苦连天。经济账也很难算。 菲律宾的香蕉生产成本比厄瓜多尔高出约15%。在价格上已经不占优势,而越南、柬埔寨等邻国正依靠政府补贴和政策扶持,大力发展香蕉产业,价格更低、供应更稳。 菲律宾香蕉种植者和出口商协会表示,香蕉产业链涉及约140万人生计,包括种植、采摘、包装、运输等多个环节。如今无订单可接,大量劳工被迫停工。 达沃市的一个大型香蕉合作社,从前雇佣超过500人,现在只剩下200多人还在岗。 菲律宾香蕉协会执行理事安提格透露,大批集装箱香蕉被进口商拒收,最后只能原路退回菲律宾。 眼见中国市场不再“张开双臂”,菲律宾也不是没想办法。他们试图找其他出路,比如日本、韩国、美国。但现实很骨感。 日本市场早已饱和,对香蕉的需求增长有限;韩国市场体量小,难以填补中国市场的空缺。 美国方面更是雪上加霜自2025年8月起,美国对菲律宾香蕉征收19%的关税,这一下子就把菲律宾香蕉踢出了美国市场的“价格战”。 开拓欧洲市场?海运时间长、运输成本高、竞争激烈,菲律宾香蕉很难在这些国家立足。 说到底,还是过于依赖中国市场,产业链没有多元化的出口布局,一旦出问题,只能干着急。 而中国这边,日子照样过,香蕉照样吃。 越南、柬埔寨、老挝等东南亚国家的香蕉源源不断地进入中国市场,填补了菲律宾留下的空缺。 海南等中国本地香蕉产区的产量也在逐年上升。消费者并没有感觉缺货,反而多了一些选择。 一位广州的批发商道出实情:“现在进口香蕉不愁货源,越南的性价比高,品质也不错。”他还补充了一句:“菲律宾香蕉现在没优势,没人抢。” 菲律宾香蕉的这场出口危机,已经不只是经济问题,还是一次政策选择的代价。 中菲之间的经贸关系,一直是南海争议之外的“稳定锚”。可惜,这根锚断了,还砸到了自己脚上。 外界普遍认为,只要菲律宾继续在南海问题上走极端路线,不顾区域和平的根本利益,经济上的压力只会越来越大。香蕉,只是第一个信号。 2024年,菲律宾香蕉出口暴跌,越南香蕉在中国市场的占比飙升至近50%。而菲律宾香蕉协会也承认,如果局势持续不变,可能会有20万人失业。
菲律宾最后时刻怕了,撤走全部舰船,坐滩舰船员或在9月主动撤离。8月27日夜间,菲
【35评论】【37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