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明珠给离职的员工打电话:“你干多久就离职了?”离职员工:“半年多一点。”董明珠:“为什么呢,才半年?”员工:“加班太多了,受不了。” 这通电话像一面镜子,照出了中国职场中非常普遍、但又常常被默认为“正常”的加班现象。 对很多打工人来说,加班已经不是偶尔发生的事,而变成了日常的一部分。 根据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之前做的一项联合调查,中国职场人平均每周加班时间达到9.2小时,这已经远远超过《劳动法》里每月加班最多36小时的上限。 那些看起来被宣扬的“奋斗精神”,背后其实是无数员工被不断挤压的个人时间与健康代价。 像格力这样的大公司,员工只干了半年就离职,确实值得公司反思。 对企业来说,有时候加班似乎是难以避免的,现在竞争这么激烈,企业稍微不努力就会被甩在后面。 为了抢市场、赶产品、满足客户,加班常被当作最直接的办法。 但加班太多其实反过来也会伤到企业,员工长期高强度加班,身体和心理都会累垮,效率和质量反而可能下降。 就像机器不停转,迟早会出故障,员工太累,注意力不集中,创意也没了,对公司长远发展并没好处。 可长期过度加班,反而会导致员工受不了离职,公司又得花时间去招新人、做培训,最终形成恶性循环。 对员工来说,工作不光是为了挣钱,也是实现自己价值、过上好生活的一种方式。 大家越来越希望在工作和生活之间有个平衡,而不是把所有时间都卖给公司。 加班太多,意味着不能陪家人朋友,没有自己的生活,长期下来身体容易出问题,幸福感也会降低。 老一辈企业家崇尚“拼搏是企业福气”,而年轻一代更看重“工作与生活的平衡”。 这不是谁对谁错的问题,而是时代变了,大家对工作的理解和期待也发生了改变。 健康的工作模式,应该是既能满足公司发展的需求,也能尊重员工的个人权益。 加班问题不仅是某个公司或某个人的事,它关系到整个职场环境的健康。 只有双方互相理解、共同努力,才能找到平衡点,既让公司发展得更好,也让员工干得更有尊严、有盼头。 对此,您有什么看法?
董明珠给离职的员工打电话:“你干多久就离职了?”离职员工:“半年多一点。”董明珠
烟雨任风散
2025-09-01 13:17:40
0
阅读:446
彭学慧forward
老板看你六点走来气,要是早上六点就到又装着看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