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6年,清末首富盛宣怀留下1300多万两白银的遗产,折合现在约100多亿元。

历史闪电侠 2025-09-02 10:20:44

1916年,清末首富盛宣怀留下1300多万两白银的遗产,折合现在约100多亿元。一辈子不工作也花不完。谁知,1958年,他的四儿子盛恩颐,竟饿死在自家门口。

盛宣怀病逝于上海,遗产清点结果震惊所有人:1349万余两白银,折合现值约150亿人民币。

房产遍布上海、苏州、汉口,企业股权涵盖汉冶萍公司、轮船招商局、中国电报局。

遗嘱内容极为详细。一半财产设立"愚斋义庄",本金永不动用,仅以利息做慈善和家族公用。

另一半分给五房子孙,每月发放利息。

盛宣怀特别强调:薄殓从简,丧葬费用不得超过5万两。

李经方接受盛宣怀委托,担任遗嘱监督人。

李鸿章之子,声望卓著。盛宣怀认为李经方能确保遗产按规执行。

现实立即背叛理想。葬礼耗银30万两,持续4个月。灵堂设在上海愚园路,占地3亩。

挽联绫缎铺天盖地,祭品堆积如山。盛恩颐主持丧事,挥霍无度。

李经方违背监督职责。

将愚斋义庄财产直接分给盛家子孙,完全无视"本金不动"原则。

674万两白银瞬间变成可支配资产。

盛恩颐分得最大份额,约200万两。

盛恩颐开始惊人的挥霍生涯。购买上海首辆进口奔驰轿车,定制银质方向盘,车牌号"4444"——寓意"死死死死",极其不吉利,盛恩颐却认为独特。

姨太太成为最大开支项目。盛恩颐养11房姨太太,每房配独立别墅、专用轿车、4名佣人。

月支出超过2万两白银。上海滩传言,盛恩颐的女人比汽车还多。

赌博癖好彻底失控。

与浙江督军之子卢小嘉对赌,一夜输掉北京路、黄河路100多栋房产。

卢小嘉当场验收房契,盛恩颐面不改色,继续摇骰子。

汉冶萍公司任命盛恩颐为总经理。

这是中国最大的钢铁企业,年产值数百万两。

盛恩颐到任第一天就在办公室摆赌桌。董事会议变成麻将局。公司业绩急剧下滑。

古董变现成为日常操作。盛恩颐将祖传字画、青铜器典当,换取现银挥霍。

第二天酒醒,花高价赎回。如此循环,典当行老板都认识盛恩颐的藏品。

1920年代,军阀混战波及盛家财产。

北洋政府以"充公"名义强征盛家资产40%。愚斋义庄名存实亡。

盛恩颐联合兄弟姐妹瓜分剩余财产,彻底违背父亲遗愿。

1930年代,盛恩颐资产已耗尽大半。

姨太太们开始离散。先走的是最年轻貌美的三房,带走珠宝首饰。随后是五房、七房。

盛恩颐挽留无效,只能眼睁睁看着别墅人去楼空。

抗战爆发,上海沦陷。

盛恩颐变卖最后一批房产,举家迁至苏州。

住进留园附近的祖宅,面积不足原来别墅的十分之一。11房姨太太只剩3房愿意跟随。

1949年新中国成立。土地改革运动开始,盛家土地全部收归国有。

盛恩颐仅剩苏州留园几间祠堂的居住权。往日的钢铁大王、上海滩风云人物,变成无产阶级。

生活来源断绝。盛恩颐年过六旬,无法适应体力劳动。

在街道安排下扫大街,每月工资18元。身体迅速恶化,患上严重胃病和关节炎。

1950年代中期,最后3房姨太太也相继离开。

理由简单:跟着盛恩颐只能挨饿。偌大祖宅只剩盛恩颐孤身一人。

昔日朋友避之不及。李鸿章孙子李厚甫同样境遇困顿,两个末路贵公子经常在公园门口相遇。

围观下棋的老人,靠捡烟头度日。路人偶尔认出身份,投来异样目光。

1958年冬天格外寒冷。盛恩颐已经数日未进食。

祖宅断电断水,取暖靠捡拾废纸。邻居发现盛恩颐三天未露面,破门而入。

盛恩颐死在留园门房的破床上。遗体僵硬,腹中空无一物。

床头放着一张发黄的照片——1916年盛宣怀葬礼上的全家福。

照片中的盛恩颐穿金戴银,意气风发。

邻居回忆,盛恩颐临终前反复念叨一句话:想吃肉。

这个曾经一顿饭花费百两白银的纨绔子弟,最后的愿望竟如此朴素。

苏州民政部门草草处理后事。没有悼词,没有挽联,没有祭品。

一副薄棺,几捧黄土。与父亲盛宣怀30万两的豪华葬礼形成巨大反差。

从1916年到1958年,42年时间。盛恩颐将1349万两遗产挥霍殆尽,从钢铁大王沦为饿殍。

这个过程没有外敌入侵,没有天灾人祸,纯粹是自我毁灭。

盛宣怀生前苦心经营的商业帝国,传承不过一代人。

精心设计的愚斋义庄,存续不过4年。家族财富积累需要几十年,挥霍只需要几十天。

1958年春天,苏州留园重新开放,成为公园。

盛恩颐死去的门房被拆除,原址修建游客休息亭。

没有任何标识提及这里曾住过中国首富的儿子。

盛家的兴衰轮回就此落幕。

一个时代的财富神话,以最悲惨的方式收场。金钱可以买来一切奢侈品,唯独买不来节制和智慧。

0 阅读:267

猜你喜欢

历史闪电侠

历史闪电侠

关注我 !带看到不一样的历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