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女排输法国队后,静下心来不断思考,中国女排的问题到底出在哪了?为什么陈忠和时代、郎平时代,能有那么多出色的球员,个个都有自己的绝技,每一场比赛都能打出令人振奋的球来。而反观郎平后时代,直至人称小诸葛的那几年,到现在名不见经传的勇哥,就再也见不到人人都是神枪手的景况了,曾经的李盈莹难以撑起整个球队,已走下坡路了。 是世界变化太快,还是我们选人用人机制过于死板?或训练体系停步不前、缺乏创新?想想曾几何时,中国女排队员,哪一个提起来不是大家耳熟能详、津津乐道呢?这几年,真的能让人念念不忘的新生代女排队员,有几人呢?
赵勇为啥不用朱婷?陈忠和:朱婷这种运动员,100年才能出一个 一件球衣,在中
【91评论】【14点赞】
用户99xxx84
因为二传真的很重要
春风
以老带新,新老结合。以实践为检验真理唯一标准。队员要动态调整,不是一成不变。就是不论是谁,只要状态能力水平最好就用谁。由于全局视野受限,应选队员为:这是五六月份组建前已经发在网上建议的名单。 主攻:朱婷,李盈莹,吴梦洁。 副攻:袁心明,王媛媛,陈厚羽 二传:刁琳宇,张籽萱 接应:唐欣,龚翔宇,再选1个全国最优选手 自由人:王梦洁,倪非凡
用户10xxx77
原因①国内联赛水平低,基本功不过关②俱乐部引进外援均为攻手,本土年轻主攻坐板凳。③排协重视不够,连央视联赛只播几场,宁可播高尔夫、台球,过时的乒乓球赛等,观众参与度受限。
那年17岁
郎平陈忠和能有好成绩,吃的是袁伟民的红利。首夺世界杯,北大学生喊出了振兴中华的口号,女排精神成为激励很多年轻人打排球热爱排球的动力,女排更是一再创造佳绩。但隐忧已现,某些功勋球员居功自傲,我行我素。但总体的惯性还在推着女排往前走,所以才有郎平陈忠和的七仙女等王牌。尤其是里约奥运会夺冠后,女排进入巅峰期,大量资本蜂蛹而来,女排主力在郎平的带领下忙于承接各种广告代言,数不清的金钱熏陶的后果就是,东京奥运会小组淘汰。竞技体育容不得一点私心杂念,你松一松,再往上追就难了。
中昊 回复 09-03 19:56
你懂的不少啊!
用户94xxx67
有什么好思考的,清退庄宇姗,高意二个水货
用户91xxx97
不觉得搞笑吗?17岁的孩子主二传?果断哥真果断,再加上集体战术姐。
用户17xxx17
妹妹有伤
神经蛙
菜包和赵勇的排球技术都一般,所以有好苗子在他俩手里也培养不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