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庆龙(1898—1932)一位值得铭记的抗日英烈,东北国民救国军的重要指挥官之

史迹奇闻号 2025-09-03 23:10:59

成庆龙(1898—1932)一位值得铭记的抗日英烈,东北国民救国军的重要指挥官之一,以其英勇无畏的抗敌行动和坚定的民族气节,在东北抗日战场上留下了深刻印记。[祈祷][祈祷][祈祷] 成庆龙,原名成元佐,曾用名成长奎。出生于山东省黄县西成家村(今龙口市) 父亲成培蓉在新式学堂任教,思想开明,曾参加辛亥革命黄县举义。 1915年闯关东,当过店员、绘画技工;后从军,曾任直鲁联军迫击炮营营长、特务团团长;1928年脱离旧军队在沈阳卖画为生。 “九一八”事变后,成庆龙对国民政府的不抵抗政策痛心疾首。他毅然变卖自己的画作和藏品筹集经费,与好友吴荫轩、赵显一等人在辽北的法库、彰武、黑山、新民等地组织抗日武装,招抚大刀会、红枪会等民间组织,队伍一度发展至数千人至上万人。 1932年三四月间,成庆龙赴北平向“东北民众抗日救国会”和“民众抗日后援会”求援,会长朱庆澜表示支持,并嘱其与吉林国民救国军王德林部联系。随后,成庆龙部被编入王德林的国民救国军,成庆龙被委任为第十二路总指挥。 1932年夏秋之交,成庆龙率部主动出击,取得了显著战果。 成庆龙部的抗敌行动,沉重打击了日军,使其被视为“心腹之患”。日军甚至曾在《盛京时报》刊登其画像,悬赏缉杀。 1932年9月中旬,成庆龙带领随员去吉林义勇军总部汇报战况、请示作战方案。返回途中,在长春大荒地屯子因汉奸告密,被日军包围。9月16日,突围未成,与随员一同壮烈殉国,时年34岁。 山东省人民政府于1987年追认成庆龙为革命烈士。2015年,成庆龙入选民政部公布的第二批600名著名抗日英烈和英雄群体名录,这是国家对其历史功绩的崇高肯定。 1933年,东北义勇军总司令部宣传处编印了《国民救国军抗日血战史》,书中记载了成庆龙的抗日事迹以及534名抗日烈士的名册,成庆龙位列烈士名册之首。这本珍贵的史料由其家人珍藏多年,后于2013年捐赠给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成为历史的见证。 成庆龙牺牲时,其家人起初并不知情。直到1933年《国民救国军抗日血战史》印制好后,东北抗日义勇军专门派人将这本书送到山东成庆龙妻子手中,家人才得知他已牺牲的噩耗。七七事变爆发后,成庆龙的妻子将这本书藏在自家院中,直至抗战胜利。她因思念丈夫常常哭泣,竟至失明。 成庆龙从一位有艺术才华的知识分子,到毅然投笔从戎、散尽家财组织抗日武装的将领,展现了中国人在民族危亡时刻的血性和担当。他和他所代表的东北义勇军的英勇斗争,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史上悲壮而辉煌的一页。

0 阅读:0

猜你喜欢

史迹奇闻号

史迹奇闻号

启航出发,探寻历史奇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