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台大型导弹运输车载着“东风-5C”液体洲际战略核导弹浩荡而来,以其惊人的体型和威力,在阅兵式上铸就了一道移动钢铁长城。 2025年9月3日,北京天安门广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阅兵式上,核导弹第二方队压轴出场。东风-5C液体洲际战略核导弹首次公开展示,其庞大的身躯需要三辆大型导弹运输车协同运载,彰显了“东风快递,全球送达,使命必达”的实力与决心。 东风-5C的体型极为庞大。作为中国第一代洲际导弹东风-5的最新改进型,它继承了该系列的巨大尺寸。其原型东风-5导弹全长32.6米,弹径3.35米,起飞重量183吨。如此庞大的体量,使得一台普通的导弹运输车根本无法容纳。 在阅兵式上,12台大型导弹运输车组成的方队,仅运载了数枚东风-5C导弹,平均每枚导弹需要三台大型运输车协同运载,其体型之巨可见一斑,东风-5C是一款液体洲际战略核导弹,其最核心的特征是打击范围覆盖全球。作为一种“大国利器”,东风-5C的射程保守估计也超过10000公里,美国全境均在其射程覆盖之内。 东风-5C的威力不仅在于射程,更在于其强大的投送能力。它能够携带10枚分导式多弹头(MIRV)。每个分导弹头都具备独立的末段机动能力,可在纵深数百公里的区域内选择要打击的独立目标,并可调节打击时序和次序,从而大幅提高突防能力和打击效果。 分导式多弹头技术是洲际弹道导弹领域的核心技术壁垒。中国很长一个阶段没能突破此项技术,其瓶颈在于核弹头的小型化。东风-5C能够携带10枚分导弹头,标志着中国已经成功突破了核弹头小型化的技术瓶颈,其战力相较于此前仅能携带3-5枚分弹头的型号实现了倍增。此外,该技术的关键在于末助推控制系统,它能给子弹头分配机动动力,并在预定姿态和弹道上逐个释放子弹头和突防装置。东风-5C的亮相表明中国已在这项核心技术上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东风-5C是我国战略反击体系中的重要组成,它承担着全时戒备、有效威慑,以武止戈、砥定乾坤的神圣使命。“东风快递,全球送达,使命必达”不仅是响亮的口号,更是其性能的真实写照。从1980年东风-5首射成功,到如今东风-5C威严亮相,中国战略核力量的可靠性与威慑力已跻身世界前列。#九三阅兵对维护世界和平有何意义# 此次公开展示,向国际社会清晰地传达了中国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决心与能力,展现了国家科技实力与军工发展的最新成就。东风-5C并非孤例。它与“巨浪-3”潜射洲际导弹、“东风-41”陆基洲际导弹等共同构成了中国陆、海、空基“三位一体”的战略核力量,是维护国家主权、捍卫民族尊严的战略“王牌”。 阅兵式上的东风-5C,其巨大体量需三车共载,它所承载的不仅是毁灭性的力量,更是一个国家和平发展的底气“东风浩荡,威震寰宇”。这力量确保任何企图破坏和平的势力都不得不正视中国捍卫核心利益的决心与能力。
红旗-29弹体极其巨大、粗壮,每部发射车为两联装,仅携带两发拦截弹。这种导弹在当
【1评论】【2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