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3年,华中局召开会议,时任新四军7师政委的曾希圣,突然垂头丧气地对3师师长

碎星 2025-09-04 09:34:38

1943年,华中局召开会议,时任新四军7师政委的曾希圣,突然垂头丧气地对3师师长黄克诚说:“唉,我老婆可能是特务!” 黄克诚和曾希圣都是湖南人,两人的关系很好,早年,两人都在湖南省立第三师范学校学习,毕业后又一起去了广州政治讲习班深造。 大革命失败后,黄克诚、曾希圣都和党组织失去了联系,当时两人约定,谁先找到党组织,谁就通知对方。 1929年,曾希圣率先找到党组织后,第一时间就通知了黄克诚,并帮他重新续上了组织关系。 可以说,黄克诚和曾希圣,既是同学、好友,又是共患难的战友,他们的关系之深自不必多说。 1943年,两人都在新四军任职。 黄克诚时任新四军3师师长。 曾希圣是新四军7师的政委。 这年,两人都去了华中局开会,会议间隙,许久不见的两位老战友,就聚在了一起闲聊。 闲聊中,黄克诚发现,曾希圣的情绪很低落,他眉头紧锁,不像以往那样开朗、健谈。 以黄克诚对曾希圣的了解,曾希圣肯定是遇到了什么烦心事,所以他就问道:“遇到坎了?” 曾希圣眼神中充满了血丝,已经几天睡不好觉的他一开始只是摇头,但看到老友黄克诚的关切眼神,他还是开了口,只是声音有些低沉:“唉,我老婆可能是特务。” 说到这话时,曾希圣的手指都在颤抖。 曾希圣长期在军委二局工作,干的还是破译,身为老革命的他,识人能力是很强的,他不相信他的妻子余叔是特务。但“人证物证”都在,在“抢救失足者运动”的压力下,一切解释都是苍白的。 听了曾希圣的话,黄克诚眉头一皱,接着就询问了相关细节。 据曾希圣说,是新四军2师政治部的一个女干部举报了他的妻子余叔。 这个女干部,不仅提供了证据,在描述余叔的“特务活动”时,也是绘声绘色。女干部说:“余叔是去年春天调过来的,那天,我在值夜班,亲眼看到她的房间后窗有奇怪的人影在活动……” 女干部说的有鼻子有眼,甚至连具体的时间都说得分秒不差,加上她有“证据”,哪怕曾希圣不信,也不知道从何反驳。 黄克诚了解了细节后,感觉这里面有蹊跷。 新四军2师政委是谭震林,当时谭震林也在华中局开会,黄克诚就去找了他,说了曾希圣妻子余叔的事情,并希望见一见2师的那个女干部。 谭震林对此并未拒绝,还亲自带了黄克诚去见了2师的女干部。 见到女干部时,黄克诚神色淡然,也没有发脾气,而是让女干部陈述一下“证据”。 女干部就把当晚的事情说了出来,还说奇怪的人影就出现在余叔住所后窗的桃林中。 听到女干部讲出“桃林”二字,黄克诚愣了一下。 据黄克诚所知,2师是去年刚驻防的,其驻地并没有种桃树,那么女干部所言,就有水分。 想到这,黄克诚就问:“桃林开花是什么颜色?” 女干部闻言,有些慌乱,连忙答道:“粉红色!” 黄克诚又问:“二师去年刚换防,驻地并没有种桃树,你说的桃林,是在哪里看到的?” 这下子,女干部彻底崩溃了。 在黄克诚的追问下,她只好说出了实情。 原来,当时延安开展了“抢救失足者”运动,这个运动的目的就是为了揪出潜伏在根据地的敌特。 这个运动的出发点是好的,但实际执行起来,却出现了许多问题,比如出现了“逼供”的情况,还出现了“怀疑一切”的指导思想。 受此影响,来自上海的爱国学生,就成了审查、怀疑的对象,有的学生为了自保,不仅胡编供词,还攀咬他人。 当时2师甚至出现了1个团“揪”出了100多个特务的情况,2师的这个女干部,就是被人举报,为了自保,她才编造了余叔是特务的事情。没想到她编造了故事,却受到了表彰,所以她才选择将错就错下去。 真相大白后,曾希圣的妻子余叔被释放,出狱时她比之前消瘦了不少。 随后,黄克诚就将此事写成报告上报中央,指出了运动中存在的问题,还说“真要有这么多特务早就炸营了”。 黄克诚的报告,有效遏制了“抢救运动”在新四军中的恶性蔓延,也让包括余叔在内的许多受害者获得了平反。因为救了余叔,曾希圣对黄克诚非常感激,直言“克诚救了我全家”。

0 阅读:3026

评论列表

朝阳

朝阳

19
2025-09-04 16:59

黄大将,破案真如神!太伟大了!致敬!

zhn_wang

zhn_wang

14
2025-09-04 19:03

军中圣人黄克诚大将!

用户18xxx54

用户18xxx54

11
2025-09-04 17:33

有说黄克诚将军是有刘伯温才干的人

用户75xxx69

用户75xxx69

2
2025-09-05 00:58

只有这种真正为革命没有私心又非常细致的人会发现问题。致敬。

猜你喜欢

碎星

碎星

碎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