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1年,地主徐裴章被判死刑,就在他绝望时,地委书记张体学托人送来一封信:“枪下留人!徐培章对革命有功,不可杀!” 1951年,土改和镇反运动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 在安徽宿松县,有人举报,说徐裴章不仅是个欺男霸女的坏地主,原来还当过国民党稽征股的股长。 举报徐裴章的群众不止一人,宿松县政府在对徐培章进行调查时,发现群众的举报大多不假,在当时的背景下,身为地主的徐裴章就被判死刑。 就在徐裴章被押到刑场,就连徐裴章本人也已经绝望的时候,一个干部疾驰而来。 这个干部拿了一封紧急信件,还没到刑场,就高声大喊:“枪下留人!徐裴章对革命有功,不能杀!” 听到这声音,行刑人员只好暂时放下枪。 经了解,这封信,是湖北大冶地委书记张体学送过来的,信中说,徐裴章对革命有功。 与此同时,时任湖北黄冈地委书记的赵辛初,也托人送来信件,证明徐裴章确实做过贡献。 张体学、赵辛初之所以替徐裴章求情,是因为徐裴章曾经救过两人。 那是1946年的事情。 1946年,在中原大突围中,张体学时任鄂东独立2旅政委,赵辛初任鄂东独立2旅政治部主任。 中原突围时,鄂东独立2旅伪装成主力,吸引敌人的注意,进而掩护主力突围。 在鄂东独立2旅的掩护下,主力的压力大大减轻。 但鄂东独立2旅也因此被敌人盯上,敌人派了大批兵力围剿鄂东独立2旅。 在这过程中,鄂东独立2旅的伤亡很大,部队都被打散了,就连身为政委的张体学、身为政治部主任的赵辛初,都和警卫员失去联系。 当时,张体学和赵辛初结伴而行,路上,两人互相打气,他们从湖北的黄梅县,一路跑到了安徽的宿松县,但这时敌人还在后面追击、搜捕。 更糟糕的是,敌人还在宿松县实施了五家连坐制。 但凡有一人知情不报或者收留他们,不仅他自己的家庭会遭殃,附近几个家庭都会受到牵连。 这样,普通百姓就不敢收留他们。 而敌人正在挨家挨户搜查,但凡发现陌生人,一律会被抓起来,宿松县附近还有多道哨卡,每道哨卡都有大批敌人在盘查。可以说,这时张体学和赵辛初的处境是很糟糕的,他们必须尽快离开宿松县。 在这关键时刻,赵辛初突然想起了他哥哥的话,赵辛初的哥哥曾经告诉他,宿松县有个叫徐裴章的地主,虽然在国民政府任职,但为人仗义,而且对国民党的某些行为十分不满。 赵辛初就将此事告诉张体学。 两人一商量,决定冒险找徐裴章帮忙。 一天夜里,两人冒险敲响了徐家大门。徐裴章开门后,在得知了两人的身份时,有些迟疑,显然是担心收留两人会对他不利,但想了一会儿,他还是决定冒险相助,并把两人藏在了家中的偏房中。 国民党的搜查队曾上门搜查过,但都被机智的徐裴章搪塞过去。 几天后,徐裴章弄来了两张“商户通行证”,又找来了长袍和礼帽,将两人打扮成商人模样,随后亲自送他们离开了宿松县,使得两人得以安全抵达解放区。 事后,徐裴章还将两人换下来的军装和一些随身物品埋在了自家菜园,对家人也绝口不提此事。 当张体学、赵辛初的证明信送到宿松县后,宿松县政府十分重视,马上就派人进行了调查,还在徐家后院的菜地里挖出了徐裴章当年埋的军装残片和一些证件。这些足以作为“物证”。 有了人证、物证,宿松县法院不得不重新审判徐裴章。 经重新审理,法院认为徐裴章在解放战争时期积极掩护、转移、保护我党的干部,为革命做了较大贡献,就改判他有期徒刑15年。 后来,徐裴章因为表现好,加上身体患病,就获得了保外就医,并于1954年冬天在家中病逝。
1951年,地主徐裴章被判死刑,就在他绝望时,地委书记张体学托人送来一封信:“枪
碎星
2025-09-04 15:10:13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