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排惨败法国队! 这剧本谁敢信? 一支是世界第五的昔日王者,一支是排名十几位的欧洲新贵,结果呢?1-3,中国女排创下11年最差战绩,队史首次输给法国队。这不是一场普通的失利,这是警钟,狠狠敲在中国排球的心上。看一眼技术统计,心都凉了半截:进攻得分落后,一传到位率不到40%,主动失误送了整整23分。这已经不是“状态不佳”四个字能解释的了,这是体系性的溃败。 问题到底出在哪?很多人把矛头指向了年轻队员。确实,17岁的二传没打过联赛就直奔世锦赛,主攻手们在关键时刻手软,这都是事实。但把锅全甩给年轻人,公平吗?他们是稚嫩,可谁把他们推到了这个必须一战定生死的位置?当第二局手握3个局点被对手翻盘时,教练组的调整在哪里?当队员心态集体失衡,心理疏导又在哪里?更别提,那个在欧冠赛场封神、状态火热的朱婷,为何连国家队的门都进不了? 这就是最让人看不懂的地方。一边是李盈莹带伤苦撑,进攻成功率暴跌近10个百分点;另一边,是经验和实力都处于巅峰的核心球员,被“雪藏”在外。这种“新老交替”不是循序渐进的培养,更像是一场豪赌,赌年轻人的天赋能瞬间兑现,结果却输掉了现在,也几乎透支了未来。这背后,是选人用人逻辑的混乱,是战术理念的“水土不服”。 当法国队的拦网效率提升23%,当对手的核心攻手能轻松砍下20+,我们还在依赖什么?是那套已经被研究透的老路子,还是单纯寄希望于精神力量?惠若琪在解说时一针见血:“步子迈得太早”。这句话,不仅指球员的进攻选择,更指向了整个队伍的建设思路。急于求成,抛弃了最宝贵的经验财富,忽视了竞技体育最基本的规律。 精神不能替代科学,情怀也无法弥补硬实力的差距。这场失利不是末日,但它必须成为一次彻底反思的开始。 当一支王者之师连胜利的渴望都变得模糊时,那才是真正的危机。
9月4日下午,世界顶级女排球员朱婷以一抹尴尬、无语、无奈、甚至些许苦涩的笑容,回
【11评论】【6点赞】
太阳
一个队伍的平稳过渡是老、中、青相结合,而不是全部换成新人,当然我说的老、中留下的得是顶尖人才,而不是为了搭配而搭配。看看土耳其38岁的副攻9攻6中7个拦网得13分的数据,打了多少说球员年龄大就不行喷子们的脸呢?关键世界大赛是为国争荣誉的,球员技术水平比年龄更重要,顶尖球员的天赋不是简单靠训练就能达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