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09年,大将丘福在北征鞑靼时兵败被杀。朱棣得知后大为震怒,下令夺去了丘福的“

帝王八卦 2025-09-06 02:56:02

1409年,大将丘福在北征鞑靼时兵败被杀。朱棣得知后大为震怒,下令夺去了丘福的“淇国公”爵位,还将他的家人全部流放海南。 明朝初年,蒙古草原分裂成鞑靼、瓦剌、兀良哈三个部落,其中鞑靼部落实力最强,始终不愿向明朝臣服。 永乐六年,鞑靼可汗本雅失里竟然下令杀死了明朝派去的使者郭骥,这一行为激怒了朱棣,让丘福 统帅十万大军北伐。 兵部尚书方宾私下对朱棣说,丘福虽然作战勇猛,但性格太急躁,领兵时容易冲动冒进,建议再给他配一位沉稳的副将,协助他掌控战局。 朱棣觉得方宾的建议很有道理,便为丘福挑选了四位得力的副将:武城侯王聪、同安侯火真、靖安侯王忠和安平侯李远。 这四个人里,李远最有谋略,朱棣特意叮嘱李远,在北伐途中多劝说丘福,一定要避免冒进的行为。 永乐七年七月,丘福率领十万明军从北平出发,大军旌旗飘扬,浩浩荡荡地向北进军。 大军进入草原后,始终见不到鞑靼军队的影子。丘福心里渐渐变得焦躁,他迫切希望能尽快找到鞑靼的主力部队,早点结束战事、胜利回京领赏,可大军在草原上走了大半月,还是毫无收获。 就在丘福焦躁不安的时候,前锋部队抓了一名鞑靼士兵。丘福立刻下令把这名士兵带到帐前审问, 士兵说:“我们的可汗本雅失里和太师阿鲁台已经闹掰了,本雅失里带着一部分人向西逃跑,阿鲁台则带着另一部分人守在东边,现在双方兵力都很弱,根本打不过明朝大军。” 丘福听完这话,觉得这是难得的战机,李远劝阻说:“这个鞑靼士兵的话不一定是真的,很可能是鞑靼人设下的诱敌圈套,我们应该先派人进一步侦察,确认敌军虚实后再做决定。” 但丘福根本听不进李远的劝告,固执的下令大军加快速度,朝着那名鞑靼士兵指的方向追击。 第二天,前锋部队遇到一小股鞑靼军队,经过一番战斗,明军取胜并缴获了一些马匹和牛羊。 这场小胜让丘福觉得鞑靼军队不堪一击,于是亲自率领几千名骑兵冲在前面,把主力大军远远甩在了后面。 王聪、火真等人看到后,赶紧上前劝阻,希望丘福能等主力部队赶上来再一起进攻,可这时的丘福求胜心切,根本听不进去。 就这样,丘福率领几千名骑兵连续追击了几天,途中多次遇到零星的鞑靼军队,每次鞑靼军队都是稍微抵抗一下就四散逃跑,好像真的打不过明军。 李远心里的不安越来越强烈,他劝说:“况不对啊!要是鞑靼军队真的打不过我们,为什么会一直在这里打转?这里恐怕有埋伏,我们应该马上撤退!” 丘福被李远的劝阻扫了兴,不耐烦的说:“你也太胆小了!再往前走走,肯定能找到本雅失里,到时候你就知道我是对的了。” 可丘福的话刚说完,周围突然响起震天的号角声,数以万计的鞑靼骑兵涌了出来,把丘福率领的几千名明军团团围住。 直到这时,丘福才明白陷入了鞑靼人的埋伏。虽然明军将士奋力抵抗,但鞑靼军队人多势众,明军很快就被冲得乱七八糟,陷入混乱。 激战中,大将王聪战死,丘福、李远、王忠、火真等人被俘后遭到杀害。等明军主力部队赶到时,战场上只剩下满地的尸体。 明军主力因为没有主帅而陷入混乱,不得不败退而归,途中遭到鞑靼军队的不断袭扰,损失很是惨重。 败报传到北京后,朱棣气得浑身发抖,他无论如何也不敢相信,自己信任的老将丘福,竟然会犯这么低级的错误,把大军白白葬送掉。 朱棣越想越生气,下令剥夺丘福的 “淇国公” 爵位,同时把丘福的家人全部流放到海南。 朝中很多大臣都觉得朱棣的惩罚太严厉了,毕竟丘福已经战死,按道理不该牵连他的家人。但朱棣却认为,丘福的失误造成了这么惨重的损失,必须严厉惩罚,才能给朝中其他将领敲响警钟,让他们以后领兵作战时不敢再轻敌。 后来,朱棣觉得派其他将领北伐始终不放心,于是在永乐八年亲率大军,再次北伐鞑靼。 这一次,朱棣吸取了丘福兵败的教训,每一步都走得很谨慎,先派人详细侦察鞑靼军队的动向,查清虚实后再稳步前进。 最后,朱棣在斡难河打败了本雅失里,接着又在飞云壑击败了阿鲁台,挽回了大明王朝的颜面。 丘福的家人被流放海南后,日子过得非常艰难。丘福的儿子丘松本来还抱着能回到京城的希望,可直到他去世,这个愿望也没能实现。 直到明朝后期,丘福的后代才被允许回到安徽老家,但 “淇国公” 这个爵位,却再也没能恢复。

0 阅读:45
帝王八卦

帝王八卦

皇帝们的私生活揭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