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5日,中国商务部发出公告,认定欧盟进口猪肉及猪副产品存在倾销,将需要交保证金。 从9月10日起,进口欧盟猪肉得交保证金,税率从15.6%到62.4%不等。 西班牙某肉企15.6%,丹麦某公司31.3%,荷兰某公司32.7%,配合调查的统一20%,不配合的直接62.4%。 过去几年,中国在贸易上没少向欧盟示好,推投资协定,谈公平对话,态度诚恳得像摆好一桌宴席。 可欧盟不仅不领情,还反手对中国电动车加税,2024年6月就宣布对华进口电动车加征临时反补贴税,摆明针对中国企业。 这种以怨报德的操作,谁看了都得皱眉,商务部也不是吃素的,6月17日果断启动对欧盟猪肉的反倾销调查,程序公开透明,步步扎实,现在初裁结果一出,临时反倾销措施落地,中国这步棋走得稳准狠。 猪肉是中国人餐桌上的刚需,每年消费5500万吨,欧盟是中国猪肉进口大头,2023年占了近一半,126.22万吨。 这些年,欧盟猪肉低价涌进来,国内养殖户被挤得喘不过气,利润下滑,市场被抢,中小养殖企业甚至快撑不下去了。 行业协会看不下去了,代表养殖户申请反倾销调查,就是要给国内产业争口气,维护公平的市场环境。 这次反倾销措施一落地,欧盟猪肉的进口成本直接飙升,尤其是那些不配合调查的企业,62.4%的税率够他们喝一壶。 西班牙、丹麦、荷兰这些猪肉出口大国首当其冲,特别是猪副产品,全球能接盘的市场不多,中国一收紧,他们压力山大。 反过来,国内猪肉市场受进口影响小,只占消费量的1.6%,这波操作对猪价影响不大,但对养殖户的信心绝对是个大提振。 往深了说,这不只是猪肉的事,是中国对公平贸易的坚持,欧盟对电动车的关税,表面护自己产业,实则是想掐中国企业的脖子。 2024年欧盟猪肉产量2100万吨,出口390万吨,中国是最大买家。 反倾销一出,欧盟得掂量掂量,失去中国市场可不是闹着玩的,这招还传递了个信号:中国欢迎合作,但绝不吃亏。 其实中国态度一直很敞亮,合作共赢是第一选择,但得建立在平等尊重上。 欧盟要是继续挑事,单方面压中国,那中国肯定不惯着,反倾销调查延长到2025年12月16日,商务部通过问卷、实地核查,程序严谨,合规合法,摆明了按国际规则办事。 放眼全球,贸易环境现在乱得像一锅粥,单边主义、保护主义抬头,公平贸易的底线被踩来踩去。 欧盟想避免摩擦升级,就得冷静下来,放弃零和博弈,坐下来好好谈,贸易战打下去,谁都讨不了好。 对国内养殖户和消费者来说,这措施是个好消息,既稳住了猪肉市场,护住了养殖户的饭碗,也让大家看到中国捍卫权益的底气。 未来调查继续推进,最终裁定落地,欧盟猪肉出口商可能得重新洗牌,而中国市场,靠着强大内需和多元进口渠道,完全能稳住阵脚。 中国大门一直开着,但前提是你得讲道理,希望欧盟能看清形势,回到公平合作的路上,毕竟世界这么大,中欧完全可以一起做大蛋糕。 对此大家怎么看?欢迎在下方留言评论。 信息来源:观察者网
9月5日,中国商务部发出公告,认定欧盟进口猪肉及猪副产品存在倾销,将需要交保证金
爱即永不变
2025-09-06 15:12:13
0
阅读: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