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赞]8月31日,内蒙古,一女子为了让92岁老父亲安度晚年,就把他安排在一个很好的养老院,每月费用高达8200元!刚开始工作人员还热烈欢迎,可没想到住进去才三四天,老人就一病不起!女子觉得奇怪,就查看了养老院监控,结果却发现父亲坐在轮椅上整整3个小时,想躺一下,可喊了60次都没人搭理!如今老人住院了,状况也非常糟糕,气得女子要求养老院赔偿! (信源:零度时评——呼和浩特一名92岁老人在养老院生病 家属质疑被“精神虐待”要求赔偿20万 律师:可以起诉到法院 要求合理赔偿) 呼和浩特翟女士想起监控画面仍心有余悸。92 岁老父亲坐轮椅上,脊背佝偻,手反复抬起放下,念叨“想躺会儿”,3 小时近 60 次求助,护工却一直盯着手机。 这并非廉价养老院,而是她花 8200 元/月精挑细选的“高端照护机构”。老人刚入院时被工作人员唱歌欢迎,笑得像孩子,可才住三四天就卧病在床,眼神无光。 翟女士快60岁,头发添了不少白丝。老父亲生活不能自理,吃饭需喂、起身要扶、夜里频繁起夜。她白天上班,晚上照顾父亲睡不好,不到半年瘦了十多斤,称“不是不想照顾,是扛不住了”。 她此前刷到很多养老院虐待老人视频,所以在养老院的时候格外小心,当她看到这家养老院的时候,感觉氛围不错,她当时松了口气,觉得选对地方了。 这份安心没维持几天,一通电话将她拽回现实。入院第三天下午,养老院护工来电,平淡告知“老人不舒服,接去医院看看”。 翟女士心一紧,父亲虽行动不便但身体没大病,怎刚入住就出事?她急忙赶到养老院,见父亲坐轮椅上,脸色苍白、嘴唇干裂,无力说话。送医检查是肺部感染,医生称老人免疫力差、久保持一个姿势且情绪焦虑,易引发感染。 翟女士越想越不对劲,她找到养老院,要求调取父亲入住这几天的监控。一开始对方还想推脱,说 “监控坏了”“涉及隐私”,直到她拿出要投诉的态度,才终于看到了那段让她崩溃的画面。 监控显示,事发当天上午,老人被推到公共活动区后,护工坐下刷手机。不久,老人不安扭动身体、招手,似想躺下休息,护工未看见,低头回消息。老人又喊了一声,声音虽不大但传入监控麦克风,护工仍无反应。 接下来 3 小时,老人动作从“抬手”变为“挥手”,声音从“小声念叨”变为“带哭腔的请求”。一次,他撑着轮椅扶手想站起来,没稳住身子晃了下,护工抬头皱眉,又低头看手机。翟女士数着,老人前后求助近 60 次,最后没力气动了,头靠椅背,眼盯天花板,呼吸微弱。 翟女士持监控录像找养老院负责人,对方先道歉称护工当天因家中有事分神,后表示会扣护工工资并为老人免一个月费用。但在翟女士看来,这些话很苍白,老人的医药费未解决,其被无视的绝望也无法用金钱弥补。 她迅速向当地民政部门投诉,工作人员上门调查,确认养老院存在“严重服务缺失”、未履行基本照护义务,责令立即整改。但是精神虐待却难以鉴定。这话如冷水浇在翟女士心上,原来老人受的委屈难有“说法”。 如今,翟女士提出了 20 万元的赔偿,包括老人的医疗费和精神损失费,和养老院的谈判还在僵持。她说自己不在乎钱多少,只是 “再也不敢相信任何养老院了”。老人出院后,她请了护工在家照顾,哪怕自己多打一份工,也不想再让父亲受半点委屈。 这件事曝光后,评论区共鸣不断。有网友称,花了这么多钱却得不到“及时回应”。更多人呼吁,别只看养老院装修和宣传,要关注护工责任心和管理是否到位,老人去养老院是求安心,而非受冷落。 翟女士的遭遇反映出养老行业的漏洞,也给子女提了个醒:选养老院时,别只看价格和硬件,要多去几次养老院,细心观察。毕竟,对老人而言,最好的养老是“我需要时有人在”,而非房间多好。 希望这件事能让更多养老机构警醒:你们守护的不是 “客户”,是一个个曾经为生活打拼过的老人,是别人捧在手心里的父母。别让高价变成 “遮羞布”,别让老人的求助,变成无人听见的叹息。
[中国赞]8月31日,内蒙古,一女子为了让92岁老父亲安度晚年,就把他安排在一个
纸短情长啊
2025-09-06 23:27:43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