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0年,55岁的尼采在魏玛的疯人院中咽下最后一口气。这个被后世誉为“哲学界梵

瑶光映心曲 2025-09-09 00:47:57

1900年,55岁的尼采在魏玛的疯人院中咽下最后一口气。这个被后世誉为“哲学界梵高“的天才,临终前用枯槁的手指在妹妹手心划出一个奇怪的字符! 弗里德里希·尼采1844年10月15日出生在普鲁士萨克森省的罗肯村。他的父亲是路德教牧师,名叫卡尔·路德维希,母亲叫弗兰齐丝卡。父亲在1849年因脑软化症去世,那时尼采才五岁。家庭随后搬到瑙姆堡,母亲独自抚养尼采和妹妹伊丽莎白。尼采从小接受宗教教育,但渐渐转向古典研究。他在1854年进入瑙姆堡公立学校,表现出对拉丁文和希腊文的兴趣。1858年,他进入普福塔中学,那里以严格的古典教育闻名。尼采在那里学习六年,成绩出色,特别擅长作文和诗歌。1864年,他进入波恩大学,最初攻读神学和古典语言学,但很快放弃神学,转向哲学。一年后,他转到莱比锡大学,继续深造。 在莱比锡大学,尼采接触到叔本华的哲学著作,这对他产生重大影响。他还结识作曲家瓦格纳,两人一度关系密切。1869年,24岁的尼采被任命为巴塞尔大学古典语言学教授,这是德语学界最年轻的正教授纪录。他在那里教授希腊文学,同时开始写作哲学作品。1872年,他出版《悲剧的诞生》,书中讨论阿波罗和狄俄尼索斯两种艺术冲动。这本书引起争议,但确立了他的思想地位。尼采的健康从1870年代开始恶化,他饱受偏头痛和视力问题困扰。1879年,他辞去教职,依靠养老金开始流浪生活。他在意大利和瑞士各地居住,继续创作。 尼采在流浪期间写出多部重要著作。1882年,他完成《快乐的科学》,探讨知识和道德问题。1883年至1885年,他创作《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宣扬“上帝已死”、永恒轮回和超人概念。这些想法挑战传统形而上学,强调价值重估。1886年,《善恶的彼岸》出版,批判奴隶道德,主张主人道德的回归。他的写作风格采用格言形式,影响后来的思想家如弗洛伊德和萨特。尼采的思想被视为核爆级,砸碎了两千年道德框架。他强调那些杀不死的东西会使人更强大,这句话反映了他的哲学核心。 1889年1月3日,尼采在都灵街头目睹马车夫鞭打马匹后崩溃。他随后陷入妄想,写信自称狄俄尼索斯或钉十字架者。这标志着他精神完全失常。崩溃后,他被诊断为脑部疾病,可能与梅毒相关,尽管原因仍有争议。他先在巴塞尔精神病院治疗,然后转到耶拿诊所。1890年,母亲将他接回瑙姆堡家中照料。 1900年8月,尼采住在魏玛的住所,由妹妹伊丽莎白管理。那时他已瘫痪多年,无法言语。8月24日,他的呼吸变得急促,医生诊断肺炎并发中风。次日清晨,他的脉搏减弱。在咽气前,他的手指在妹妹手心划出一个奇怪的字符。这个字符据说是希腊文“狄俄尼索斯”的符号,反映了他一生对酒神的迷恋。尼采在55岁时去世,时间是1900年8月25日上午。他的死亡结束了一生思想探索,但也留下谜团。 崩溃后,尼采的护理转为家庭式。母亲弗兰齐丝卡在瑙姆堡照料他七年,直到1897年她去世,享年71岁。妹妹伊丽莎白随后接管,她将尼采移到魏玛别墅,建立档案馆存放手稿。伊丽莎白控制出版事宜,她编辑尼采的手稿,删除部分内容以符合她的民族主义和反犹观点,尽管尼采生前反对这些理念。她将未完成的作品编成《权力意志》,但这本书被指责篡改原意。尼采的健康在魏玛继续衰退,1898年中风后,他完全丧失行动能力。 在魏玛的最后三年,尼采的生活固定在日常护理中。他无法交流,偶尔发出单音节声音。1900年夏季,肺炎侵袭,导致高烧和呼吸困难。8月24日至25日,中风加剧,他最终因呼吸衰竭去世。尼采葬于罗肯教堂墓地,旁边的父亲坟墓。他的遗作管理引发争议,妹妹的角色被批评为操纵遗产。

0 阅读:48
瑶光映心曲

瑶光映心曲

不一样的视角看待这个世界,爱快乐,爱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