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天祥(1906—1937)一位在抗日战争中英勇殉国的空军烈士。出生于浙江黄岩,曾就读于黄埔军校和中央航空学校,毕业后成为一名优秀的战斗机飞行员和指挥官,在淞沪会战中与日寇浴血长空,最终壮烈牺牲。[祈祷][祈祷][祈祷] 王天祥出生于商人家庭,其父王仲华因敬仰民族英雄文天祥,故为他取名“天祥”,期望他能忠贞报国。王天祥自幼聪颖好学,热情豪爽。1923年考入清献中学(今黄岩中学)。青年时期便心怀家国,曾投身抵制日货运动,并在“五卅惨案”后组织声援活动,展现出强烈的爱国热情。 中学毕业后,王天祥毅然选择从军报国,先后考入浙江省军官团、黄埔军校第六期。在黄埔军校临近毕业时,他深感祖国空军的薄弱,立志翱翔蓝天,便转而报考中央航空学校第一期。当时航校规定“凡家中独子不得报考”,王天祥虽为独子(有一姐),但报国心切,便谎称家有七兄弟得以报考,并凭借过硬素质被录取。入学后,为明志而自号“天翔”。 王天祥1932年以优异成绩从航校毕业,被分配到空军第二大队第二中队任飞行员。因表现杰出,不到两年便被提升为驱逐机第一中队副中队长,并兼任中央航校飞行科驱逐机教学组长,被誉为航校“三杰”之一。1935年,晋升为空军第七中队队长,后升任第三大队副大队长。因其累积军功,获颁七等“云麾”勋章。 1937年七七事变爆发,全面抗战开始。7月中旬,王天祥在驾机从柳州飞往杭州途中,特意绕道家乡黄岩上空,投下装有两封诀别家书的沙袋。信中“语多壮烈之词”,向老父和妻子表达了效命疆场、舍身杀敌的决心,其“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的气概令人动容。 8月14日,在淞沪会战爆发次日,王天祥与大名鼎鼎的高志航大队长一同率领18架美制“雪腊克”型攻击机,从南京机场起飞,掩护轰炸机群袭击上海的日军阵地和舰船。此战出其不意,取得了击落敌机6架(王天祥个人击落1架),而己方无一损失的辉煌战果,有力打击了日军的嚣张气焰。王天祥驾驶的战机虽弹孔累累,但仍安全返航。 8月15日,因高志航受伤,王天祥代理第四大队大队长,连日率队参加南京、杭州、上海的空中保卫战,又击落敌机3架。他所在的部队曾创下三天击落敌机48架的辉煌战绩。 1937年8月22日,王天祥再次奉命率17架驱逐机为轰炸机护航,飞往上海轰炸敌军阵地。临行前,他将刻有姓名籍贯的腰牌与僚机飞行员交换以作纪念,此举颇有决死之意。机群飞抵上海上空时,遭预先埋伏、数量占优的日机围攻。王天祥临危不乱,一边指挥战斗,一边猛烈还击,接连击落两架敌机。日军发现其为主指挥机后,便集中火力攻击他。王天祥终因寡不敌众,座机中弹,坠毁于上海宝山县小石头村海滩,壮烈殉国,年仅31岁。 王天祥牺牲后,其英勇事迹得到了世代传颂: · 1945年抗战胜利后,民国空军总司令部在杭州笕桥空军烈士墓地为他建造了烈士墓,并举行了隆重的祭奠仪式。 · 1984年5月10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为王天祥颁发了《革命烈士证明书》。 · 2015年8月24日,王天祥被列入民政部公布的第二批600名著名抗日英烈和英雄群体名录。 · 他的事迹在南京空军烈士纪念馆和浙江革命烈士纪念馆立传表彰,并编入空军革命传统教材。 家乡人民也以多种形式纪念他。1997年,殉国60周年时,有乡人作《王天祥烈士赞》诗悼念;2006年,诞辰100周年之际,家乡宁溪为其立碑纪念。 王天祥烈士的一生虽然短暂,但他用热血和生命践行了“男儿有志当报国”的誓言,展现了中华儿女不畏强暴、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他的精神,至今仍激励着后人。 #万能生活指南# #不忘先辈致敬先烈#
王天祥(1906—1937)一位在抗日战争中英勇殉国的空军烈士。出生于浙江黄岩,
史迹奇闻号
2025-09-13 19:59:22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