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刚刚 罗马尼亚突然宣布 9月16日,罗马尼亚国防部说:13日凌晨,一架俄

飞绿说历史 2025-09-16 13:15:33

就在刚刚 罗马尼亚突然宣布 9月16日,罗马尼亚国防部说:13日凌晨,一架俄国无人机闯进领空,罗军两架F-16升空追了11分钟,雷达信号最后消失在康斯坦察港以北30公里。 (环球网)     这不是头一回。   去年12月,同样是在康斯坦察港,罗马尼亚境内就被无人机的碎片砸中了,当时一处民宅的屋顶被炸出个大窟窿。   事后,罗马尼亚和俄罗斯各说各话,没人认账,事情最终不了了之。   可现在这一次,罗方态度明显强硬了不少,不但公开确认是俄罗斯无人机,还给出了具体时间、地点和追踪过程。   这种处理方式,放在以往并不常见。   罗马尼亚是北约成员,按北约的集体防御条款来说,一旦哪个成员国受到攻击,其他成员国都有义务出手相助。   不过,这种无人机“擦边球”的行为,到底算不算“攻击”,北约内部其实也没个准数。   毕竟,飞机没打东西,也没炸人,只是“闯了进来”,但问题就在于,如果这类事一而再、再而三地发生,谁还能说这是偶然?   这类事情,罗马尼亚自己解决不了。   9月14日,罗马尼亚已经把这起事件正式通报给了北约总部。   虽然还没启动正式的集体磋商机制,但态度已经摆出来了。   总统约翰尼斯也罕见地公开表态,说“我们不能把类似事件当成常态,更不能容忍任何形式的领空侵犯”。   这番话听起来很克制,但背后透露出的警惕不容小觑。   从现在的局面看,这类无人机事件还会继续出现。   不管是出于军用目的,还是“战略试探”,俄罗斯在黑海沿岸的活动并没有减弱迹象。   而北约这边,也在不断加强布防。   比如美国在罗马尼亚部署的防空系统,德国和英国在波兰和波罗的海三国的军事存在,都在悄悄升级。   但这类部署想要真正对付无人机,难度非常大。   毕竟,无人机飞得低、速度慢、目标小,用高端武器打它,不但成本高,而且效率低。   所以接下来,北约可能会推动在东欧建立更多前沿雷达阵地,提升预警能力。   这种方式,比单纯靠武力拦截更实用。还有一种可能,是加强与乌克兰的情报共享,提前掌握无人机的起飞位置和飞行轨迹,尽量避免它们飞出乌克兰境内。   总的来说,这次事件虽然没有爆炸、没有伤亡,也不算“真正意义上的军事冲突”,但它确实暴露了一个问题:在当前这种复杂局势下,哪怕是一架小小的无人机,也能撬动地区安全的大问题。   战争不一定只靠导弹和坦克来打,有时候,一架看起来不起眼的无人机,就能让整个联盟神经紧绷。   未来究竟会怎么发展,现在谁也说不准。   但有一点可以肯定,这种“灰色地带”的博弈,不会很快结束。   对像罗马尼亚这样的国家来说,必须既要小心应对,又不能软弱退让。   而对于北约来说,如何在不引爆更大冲突的前提下,维护好自身的安全边界,也是一场长线的考验。   参考:罗马尼亚称俄无人机闯入该国领空并召见俄大使,俄方最新回应——环球时报

0 阅读:55

猜你喜欢

飞绿说历史

飞绿说历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