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全红婵, 我发现她身上有一个玄学, 准到可怕!那就是,无论她出现在哪里,都会站C位。 不信你看,在暨南大学的开学典礼上,全红婵站在最中间的位置,可见学校对她的重视程度。 哪是什么玄学?不过是实力撑起来的“理所当然”。暨南大学开学典礼那天,她穿着挺括的校服,站在一众新生代表里,个头不算最高,却没人会忽略她——不是因为C位的位置,是她手里攥着的发言稿,边角被反复摩挲出了软痕,显然私下练了无数次。轮到她发言时,声音不大却字字扎实,说“会平衡好训练和学业,不辜负期待”,台下掌声雷动,这掌声里,藏着对奥运冠军的认可,更藏着对她拼劲的尊重。 没人忘了2021年东京奥运会上,14岁的她从10米台跳下,水花轻得像被空气吸走,三个满分动作砸懵了裁判,也让全世界记住了“全红婵”这个名字。从那以后,她的C位就不是“安排”出来的——国家队训练合影,她站中间,是因为她是队里最年轻却最能扛事的主力;公益活动站台,她站中间,是因为她的故事激励了无数普通孩子“靠努力改变命运”;就连省队的老队员都说:“小红婵站中间,我们服,因为她的奖牌是一天跳两百次水拼来的。” 暨南大学把C位给她,更不是单纯蹭热度。去年学校搞“体育精神宣讲会”,她本来训练忙没时间,却特意调了日程赶过来,跟学弟学妹聊的不是冠军光环,是“练动作练到膝盖淤青,躲在更衣室哭完继续跳”的日常。有学生问她“站C位紧张吗”,她挠挠头笑:“紧张,但站在这里能让更多人知道,跳水不是靠天赋,是靠摔出来的本事。”这种不飘、不傲的性子,比C位本身更打动人。 之前有人拍过她参加青少年体育论坛的视频,主办方把她安排在主位,她却悄悄往旁边挪了挪,让资历深的教练坐中间。可合影时,大家还是下意识把她推到C位——不是规矩,是发自内心的认可。就像她在队里,师姐们总爱说“有小红婵在,心里踏实”,这种信任感,比任何“C位设定”都管用。 所谓的“玄学”,不过是“实至名归”的另一种说法。全红婵的C位,从来不是靠运气或身份,是靠10米台上的稳定发挥,靠训练馆里的日复一日,靠成名后依旧接地气的踏实。要是没有这些,再显眼的位置,也撑不起真正的分量。 别再把她的C位归为“玄学”了,那是一个少年用汗水换回来的“应得”。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关于全红婵, 我发现她身上有一个玄学, 准到可怕!那就是,无论她出现在哪里,都会
锦云祥瑞
2025-09-17 01:08:43
0
阅读: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