间歇性断食不适合这些人间歇性断食真适合你吗
间歇性断食,被不少人视作“科学减肥利器”,但越来越多研究显示,它对部分人群反而有害。
所谓间歇性禁食,常见有三种:
- 16:8:每天只在8小时内进食,其余16小时禁食
- 5:2:一周中任选两天大幅减少热量摄入
- 隔日禁食:每隔一天只摄入少量食物或完全不吃
虽然短期内可能帮你减重,但背后原因不只减重这么简单:
- 不少研究提到禁食能提升胰岛素敏感性、降低血脂,但看实验设计会发现,很多只是拿“节食”与“什么都不做”的人对比,效果自然明显。而对比“等热量摄入”的时候,禁食优势就消失了。
- 英国巴斯大学的研究发现只要热量一样,什么时候吃其实没那么重要。甚至全天均衡进食的人,腹部脂肪减少得更多。
- 多个研究都指出,间歇性禁食反而会让肌肉质量下降,特别是只吃一两顿时,摄入的蛋白质难以满足需求。这对年老人群很危险,因为肌肉减少直接影响行动力。
- 禁食容易导致饥饿激素ghrelin水平升高,反而让你在进食窗口中摄入更多高热量食物,抵消减肥效果。
因此,糖尿病患者、癌症病人、老年人、有饮食障碍的人,禁食可能造成血糖失控、体重恶化、肌肉加速流失等问题。特别是老年人,禁食会向身体发出“分解肌肉”的信号,得不偿失。
还有研究指出,每天禁食超过16小时的人,心血管病死亡风险更高。不过这个数据也有人质疑,这可能是因为一些已患病的人没办法进食,因果关系还不清楚。
作者最后总结道,如果你年轻健康、想尝试新饮食方式,可以在专业指导下尝试;但如果你有慢性病、衰老或身体虚弱,还是老老实实吃好每一顿更稳妥。(配图由AI生成)
原文链接:www.scientificamerican.com/article/is-intermittent-fasting-helpful-or-harmfu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