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对华政策出现巨大转向!9月17日,正在出席北京香山论坛的美国前助理国防部长帮

兰亭说事 2025-09-19 14:41:02

美国对华政策出现巨大转向!9月17日,正在出席北京香山论坛的美国前助理国防部长帮办施灿德表示,美国战争部长赫格塞斯上周有关“不寻求与中国冲突”的说法,标志着美国政策出现重大转变,特朗普政府正寻求与中国共存之道。施灿德强调称,眼下唯一重要的是:中美不要开战,否则世界不复存在。 美国对华政策现在确实在转方向,这背后说白了就是现实逼出来的。 特朗普政府之前喊着要跟中国对着干,但真要动真格的,自家经济先扛不住了。 2025年上半年美国大豆对华出口占比降到35%,要知道几年前这数字还过半,现在巴西大豆借着机会占了中国市场的大头,美国豆农估计得哭晕在田里。 更有意思的是芯片,美国费尽心机限制对华出口,结果2024年自己芯片在中国进口额里只占3%,Intel和NVIDIA急得赶紧跑来中国示好,说要卖定制芯片,这哪儿是卡脖子,分明是怕自己丢了饭碗。 经济上的账算不过来,军事上就更心虚了。美国战争部长赫格塞斯说“不寻求冲突”,这话可不是随便说的。 中国九三阅兵展示的那些装备,东风导弹能打到美军西太平洋的基地,歼-20战机性能也不比美国的差,真要是在台海闹起来,美军那些基地能不能保住都是个问题。 施灿德在香山论坛上说“中美开战世界不复存在”,听着夸张,但实际上美军自己评估过,真冲突起来损失得按千亿算,这种赔本买卖谁愿意做? 国内政治这摊事也让特朗普头疼。他自己倒是想搞点务实的交易,但内阁里鹰派天天喊着要硬刚,结果闹出不少笑话。比如“美国在台协会”突然跳出来说《开罗宣言》不算数,这话说完没几天,国防部又赶紧表态说要避战,简直是自己打自己嘴巴。 其实特朗普心里清楚,农业州是他的票仓,可中国对美大豆加征125%关税后,这些州的支持率都在掉,他再硬扛下去,选票都要跑光了。 国际上,美国现在是按下葫芦起了瓢。中东那边每年军费要花900亿美元,占了总预算的12%,阿富汗、伊拉克两场仗打下来累计花了5.5万亿美元,还不算那些退伍军人福利之类的隐性成本。 欧洲那边还得盯着俄乌冲突,军费撒出去300亿,这种时候再跟中国硬碰硬,纯属给自己找不痛快。 所以特朗普才会说“战略对手不得不共存”,说白了就是分身乏术,只能先把中国这边的火降一降。 不过这转向也不是一帆风顺的,美国内部现在乱得很。一方面商务部2025年初刚把28家中国实体列进管制名单,另一方面国防部又在上海跟中国搞海上军事磋商,说要改进安全措施。 这种又打又谈的样子,其实就是想既要面子又要里子。既想限制中国发展,又怕真撕破脸自己吃亏。就像他们搞的《人工智能行动计划》,明着把中国当对手,暗地里又不想彻底断了合作的路。 中国这边也没闲着,“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贸易占了外贸总额的一半多,就算不跟美国做生意,日子照样能过。军事上搞的那些防御措施,形成了一个让美军靠近不了的圈子,东风-21D、东风-26这些导弹专门对付航母,美军想介入周边事务得先掂量掂量。 4月份中美海军坐下来谈危机管控,其实就是美国承认了中国的实力,知道硬闯是行不通的。 说到底,美国现在这套“竞争中求共存”的把戏,本质上是给自己找台阶下。经济上离不开中国市场,军事上没把握打赢,国内政治又矛盾重重,再加上中东、欧洲到处花钱,实在没精力跟中国全面对抗。 但要说他们就此放弃打压,那也不可能,科技领域还在搞出口管制,台湾问题上还在耍小动作。这种又想占便宜又怕吃亏的心态,让美国对华政策变得忽左忽右。 未来中美关系大概就是这么个拉扯的局面,美国想在降低冲突风险的同时保持优势,中国则是你打你的我打我的。能不能真的和平共处,就得看两边能不能守住底线了。 不过从现在的情况看,至少美国已经明白,跟中国开战是赔本买卖,能坐下来谈总比剑拔弩张强。

0 阅读:0
兰亭说事

兰亭说事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