杀民养军?杀军养官! 1942年前后的河南大饥荒,对冀鲁豫地区的影响,同样深刻。

松涛韵古音 2025-09-20 12:31:42

杀民养军?杀军养官! 1942年前后的河南大饥荒,对冀鲁豫地区的影响,同样深刻。 老百姓缺粮,八路军缺粮,日本人、伪军和国民党顽固派也缺粮。 以濮阳为例,日伪军大搞“三光政策”,通过“扫荡”和“清乡”,大量屠杀中国人民的同时,抢光粮食和牛羊猪鸡,解决吃喝问题。 如果说这是定期抢劫,它们还横征暴敛,榨取粮款,每天派出三五成群的武装“催征队”,不定时地下乡催征柴粮。 由于濮阳广大农村屡遭抢劫,使经济严重衰退,农民连糠菜还没吃的,哪有粮食可交? 特别是到1942年,绝大多数农户已无一粒粮。 可是摧征队入村后,掘地三尺也得把农民卖衣物、卖儿女换来的几斤救命粮夺去,甚至倒在磨顶上的糠秕也要扫走。 顽军十军团和伪二方面军为补充缺额,经常到处抓兵,有许多青年农民被抓,一旦抓进土围子里,他们哪里还管新兵死活。 常言说“栽不死的葱,饿不死的兵”,也不尽然。推征队抢来的粮食,多为“长官”占有,被抓来的新兵仍逃不脱饿死的厄运。所以,当时凡驻扎敌军的土围子,每天都向外抬出几十口饿死的新兵尸体,埋在围子周围。 老人回忆说,当时濮阳县城从东关到小集的公路两旁沟里,埋满了饿死的伪军、顽军新兵。

0 阅读:33
松涛韵古音

松涛韵古音

松涛韵古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