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不是华人国家,只是刚好华人占多数!”李显龙这番话在国际上激起千层浪。说得这么直白,这么决绝,仿佛生怕别人不知道新加坡要与中国划清界限。 别看新加坡现在富得流油,当年被马来西亚一脚踢出联邦的时候,简直惨到没人看好,要资源没资源,要市场没市场,连喝的水都得看邻居脸色。李光耀含泪宣布独立的时候就想明白了,在这片被穆斯林国家包围的地方,如果整天把“华人身份”挂在嘴边,基本等于政治自杀。所以新加坡从第一天就开始搞“去中国化”,不是不喜欢中华文化,纯粹是为了活下去的政治计算。 最明显的例子就是南洋大学的命运,这所1956年建校的海外第一所华文大学,曾经是东南亚华人的骄傲,结果1980年被政府并进新加坡国立大学,最后彻底关闭。表面说是提升教育水平,实际就是拆掉华文教育的堡垒,免得被周边国家当成中国文化前哨。现在的新加坡,英语才是王道,学校全英文教学,年轻人平时都更习惯说英语,中文?也就是爷爷奶奶辈的语言了。 李显龙说这话,根本不是说给中国听的,其实是向西方递投名状,新加坡能混成全球金融中心,靠的是美军军舰的停靠权、西方国家的投资和信任。如果被当成“海外中国”,这些信任秒崩。 2024年新加坡政策研究所调研显示,超过80%的人把“新加坡国籍”当成最核心的身份,比种族和宗教重要多了,就连65岁以上老人也有四成这么想。政府甚至强制组屋按种族比例分配,华人比例不准超87%,就怕形成“华人聚居区”刺激邻国。 但普通人的认同没那么简单,老一辈很多还坚持华人身份,年轻人就纠结了,长得一张华人脸,名字是中文的,受的却是英式教育,满脑子西方价值观。过年照样贴春联吃团圆饭,但平时根本不说华语。这种撕裂感几代人都没解决。 经济上新加坡倒是很诚实,2024年中国游客去了308万人次,狂增126%,消费额排第一;双边贸易额突破1000亿美元,中国连续11年是新加坡最大贸易伙伴。但赚钱归赚钱,安全上还得抱西方大腿,南海问题上支持仲裁,还邀请美国多来亚太布局,典型的经济靠中国,安全靠西方的平衡术。 所以骂新加坡骑墙很容易,但别忘了它只是个700多平方公里的弹丸之地,夹在中美之间毫无战略纵深,除了左右逢源根本没得选。李光耀早就说过:“新加坡不会回归祖国”,李显龙现在不过是把爸爸的台词又念了一遍,国家利益永远排在文化认同前面。在这个弱肉强食的世界里,小国没资格玩浪漫,只能冷酷计算怎么活下去。
一位新加坡华人终于说了实话,他表示,在新加坡的华人,根本不在乎中国到底好不好.很
【676评论】【373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