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纪越大越听不得这些歌词 有首歌是一个阿姨翻唱后,我才知道的,原来它叫做“童年老家”,有句话说的好,妈还在家就在,妈不在,这个家就回得越来越少了 小时候放学,进门第一句就是我妈呢?妈去哪里了?易中天说,我们中华传统是以女人来中心,所以我们有母校,有母亲河,有奶娘,有婆家娘家,就没有公家爹家,好像从来都没有男人什么事? 我们为什么这样?就是这个家,妈妈付出的太多太多,所以妈就是家,下面我把童年老家的歌词打出来 院子的狗尾草,快高过了门梢,妈妈的味道依然随风飘,每当我放学后,肚子就咕咕叫,好想再喊一声妈我饿了,小时候玩泥巴,弄脏了衣服啊,妈妈的手会拍我屁股两下,那时候天还蓝,妈的腰还没弯,爸爸的白发还看不见 不知不觉长大,院子风吹雨打,当年的笑声再也没有了,那时候盼过年,如今我怕过年,童年的画面却破旧不堪,家乡的白杨阿,守护着老家,我若回家你还记得我吗,当年我不听话,总是气爹妈,如今我懂事他们却老了 简简单单几句话,把在外游子想家的思念,还有对父母之情,全写上去了!从门前的狗尾草,到后面的白杨树,就知道是靠北方那边人写的歌词,南方人写不出来 你看狗尾草,快高过了门梢,说明妈妈已经不在了,在怎么会长草呢?妈妈的味道我依然记得,所以我想再喊一声,我饿了!想起了小时候(那时候没有玩具),都是田里玩泥巴,抓鱼等,搞得衣服都脏了,妈妈看见就会打,因为衣服脏了难洗 那时候天还是蓝的,妈妈的腰还没有弯,爸爸的白发还看不见,这就是父母年轻时和现在老的时候对比,为什么会有这个转变?就是因为父母一年一年的老了 不知不觉中,我们都慢慢长大,当年的笑声(小孩子玩得高兴的声音)再也没有了,因为自己也为人父母,也在为生活奋斗奔波,小时候盼着过年,因为过年有新衣服,有红包利是可拿,如今我是怕过年,因为父母都不再了,还要不要回去呢?所以是怕 如果是父母还在的话,我回去了又不想出来,但不出去又不行,那边还有一个家,家里做却养不活全家,所以也是怕 门口的白杨树,你一直守护着老家,如果我回去的话,你还会记得我吗?其实这句是思念母亲了,就是父母还能不能记得自己?(因为现在很多人老了,得了老人痴呆,谁都记不住),当年我不听话,总是气爹妈,如今我懂事,他们却老了。 所以整个歌词描绘的是思念之情,全是真情流露,所以我为什么讲传统文化,现在人都不讲这些,都学美丽国那一套,你是你,我是我,个人主义,没有家的观念,当然也就听不懂歌词的意思了 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树想要静止,风却不停地刮动它的枝叶;子女想赡养父母,父母却已离去。时间总是不等人,我让父母老得慢一点,但是时光是停不了,我想等子女大一点,慢慢该还还完了,好好回去陪陪父母,可是父母却不在了… 这时候我听到那远方依稀传来音乐,院子的狗尾草,快高过了门梢,妈妈的味道依然……泪水早已模糊了视线 方中讲到中药,请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清风计划##全民科普在行动##好医生为健康护航#
年纪越大越听不得这些歌词 有首歌是一个阿姨翻唱后,我才知道的,原来它叫做“童年老
烟水浩渺间
2025-09-21 18:13:20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