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一女房东有一栋4层楼带院子的房子,租客的车停在院子里没收停车费,不料社区要向租客收停车费,而女房东向社区反映这情况顺很不合理,而社区的回应让她很不满意。 信息来源:1818黄金眼 其实,这栋四层小洋楼十多年前就建好了,谢大姐平时不住那里,就把每层以1200元/月的价格租给了4户人家。 院子能停两辆车,多余的往旁边公共路上一摆,以前大家都没事,停车也不用交钱。 可从今年7月开始,社区在小区出入口装上道闸,凡是出租户名下的车,一律要交150元/月,或者一次性交1500元/年;本村村民却完全免费。 这一刀切的做法让谢大姐和租客都懵了。 她家院子是她自己名下的宅基地,露天又没围墙,却也被当公共停车场来算;更离谱的是,那两辆停在没划线、连个专门车位都没有的路边车,也被照单全收。 租客小王跟谢大姐说:“大姐,我车子根本没占到公共位,道闸那儿非让交钱,咱得从房租里扣这150呀!” 两辆车就是300块,一年3600块,说白了就是让房东白白少赚。 第二天一早,谢大姐就去找社区主任理论。 社区给的说法是:这里紧挨着地铁7号线坎山站,好多租客都从外地来,车一多,小村民都没地方停。 这个新规是社区代表大会投票通过的,目的就是“限流”,保证自己人优先停车。 后面还会对停车位再做规划,明确谁该在哪儿停,但现在先一刀切,租户车就得交钱,她的意见只能记下来“向上级反馈”,立刻改不了。 说到收费合法性,律师也掺了一脚:如果谢大姐的院子真是她自己的宅基地,有房产证,社区没权在私有土地上收费;要收公共道路停车费,程序更得走完:必须开业主大会、要物价部门备案,还要把收费文件公示,可到现在连份文件都没见着。 也就是说,这道闸背后到底凭啥、有啥正式审批手续,还没人给个说法。 隔着屏幕,网友们也吵开了锅。 一部分人声援谢大姐,拍案而起:“收人家自家院子就是侵犯产权,变相创收,明摆着歧视外地人!” 另一拨人倒支持社区:“这150块也不算多,能缓解停车难,本村村民免费也情理之中,谁都想先照顾自己人嘛。” 更有意思的是,道闸那头的保安还要看你出示租房协议或暂住证,辨别“本地人”和“租户”,实打实给车贴上标签。 从7月到现在,谢大姐的意见一点着落都没有,媒体也开始盯着这事往上呼吁:到底哪些地能收费,哪些地不能?私产不能算公共,公共道路该收费也得走流程。 要不然,这道闸就成黑匣子,啥规则都藏着掖着。 社区要真想让大家都服气,先挨家挨户走一遍,划清哪些是私有院落、哪些是公共车位。 只有公共区域多出来的车再收费,私家小院里明摆着是你家地,就清清爽爽放过。 再把收费标准、审批文件和收支去向明码标价贴在公告栏,让村民和租客都能看得懂、问得清。 这样一来,大家心里都有谱,管理起来也更顺畅。 可要是社区一味追求管理便利、一刀切租户通通收费,迟早会把邻里关系闹僵。 通过这事,希望社区快点拿出解决方案,让大家一起商量好规则,给这道闸找个公平合理的“定位”,别让小小停车费变成大大矛盾。 不然这事情一直拖着不是办法,大家都不开心,也觉得不合理,最终事情只会越演越烈,免得造成严重的后果。
浙江,一女房东有一栋4层楼带院子的房子,租客的车停在院子里没收停车费,不料社区要
静听心雨
2025-09-22 21:09:28
0
阅读: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