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航母又一突破歼-35、歼-15T和空警-600这“三剑客”,在福建舰上弹射起飞,这一天,人民海军等了足足35年。
从绿水到黄水再到蓝水,自改开以来人民海军“三步走”战略之中,航母是实现从近海到远海的关键,上世纪80年代末上马的“891”航母工程,有着超乎时代的远见——老中的第一艘航母,必须能够具备弹射舰载战斗机、预警机的能力。
没有参考物,却极具前瞻性,整体上,“891”是优于法国类似吨位的“克莱蒙梭”级航母,接近当时建造阶段的“戴高乐”号的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中型常规动力航母。
而那时候中国航空工业能够提供的最先进配套,就是歼-10或歼-7舰载战斗机(改两侧进气,已经很接近歼-7CP,也就是枭龙的雏形),以及运-7改舰载预警机,按照当时的标准来看,也已经是天花板级别了。
但一条蒸汽弹射器,却成为难以逾越的技术障碍,“891”和它的实体模型,被尘封多年。
直到2024年,随着央视《砺剑》栏目《大国航母 深蓝逐梦》,铁师傅带军迷们,第一次认识了“891”航母方案官方模型,穿越了35年的光阴,首次解密。
被现实重重一击,没有泯灭老钟的航母梦,也许西方友人那里,有答案。
在上世纪90年代,著名的西班牙巴赞船厂曾有意对华推销一种2万吨级常规动力航母,对老钟而言,先解决航母有无问题,也是务实的,西班牙人虽然愿意提供船体,提供了SAC220等方案(图5)。
但如果采用弹射起飞,向美国采购弹射器和拦阻索,依然是绕不开的话题,而如果采用滑跃起飞,购买“鹞II”也同样得看美国脸色,而向俄罗斯订购襁褓之中的雅克-141超音速短距/垂直起降舰载机,虽然理想很美好,但对于拮据的老钟来说,可能是一个大坑,也可能会大获成功,毕竟雅克-141性能十分出色。
但在国防预算让位于经济建设的年代,老钟选择了再等等,但航母,必须有。
接下来,瓦良格号的故事大家都懂了,从辽宁舰再到山东舰,这是一个曲线实现的航母梦,走了整整20年,却走得踏实、稳妥。
这两艘6万吨级的滑跃起飞、拦阻降落型中型常规动力航母,服役以来的高出动率,每次部署完成数百乃至上千次舰载机起降的可靠性,足以证明这一步走对了。
而福建舰横空出世,代表着中国成为美国以外第一个能够建造弹射型,特别是最具前瞻性的电磁弹射超级航母的国家,配套的第五代隐形舰载战斗机歼-35、舰载预警机空警-600和重型多用途舰载战斗机歼-15T、先进舰载电子战飞机歼-15DT,让中国海军单一航母从船体平台到舰载机,一下子和美国人处于同一起跑线上了。
真是扬眉吐气的一天,永载史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