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下好了,腾冲又一次把日本拒绝了。 腾冲战役是抗日战争后期滇西缅北战场上的一场关键硬仗,发生在1944年5月到9月。中国远征军第二十集团军,主要由第53军和第54军组成,在美军支援下发起进攻。日军占领腾冲两年多,修了90多座碉堡,城墙上焊铁轨装探照灯,防御工事密不透风。 藏重康美这家伙,1893年生于日本山口县,1914年从陆军士官学校毕业,早年就在关东军混,卢沟桥事变后调到华北方面军,干了不少侵略勾当。1944年他升任步兵第148联队长,带三千多人进驻腾冲,下令士兵挖地道、封城门,顽强抵抗。 战役打响后,远征军从多个方向包抄,士兵们在雨雾中爬陡坡,面对日军机枪和炮火,一步步推进。来凤山上,炮弹炸开土块,远征军用手榴弹和刺刀近战,巷战打得血肉横飞。 藏重康美亲自指挥反击,部队损失惨重,他向上级求援想撤退,但师团长不准,只能死扛。8月13日,盟军飞机投下重磅炸弹,他的地下指挥部塌方,他和32名部下全埋里面。 战后,远征军清理战场,拖出日军尸体,包括藏重康美、太田政大尉和桑弘大尉三人,用反绑跪姿竖埋在倭塚。 整个战役,日军守军从三千减到几百,中方付出高昂代价,但腾冲终于光复。这段历史,让腾冲人骨子里带着股不屈劲儿,日本想用钱挖墙脚,门都没有。 国殇墓园建在腾冲城西南叠水河畔,来凤山北麓,占地80多亩,1945年7月7日落成,由辛亥革命元老李根源倡建,政府和当地人士捐资捐地。园里长眠着3346位抗日烈士,大多是腾冲攻坚战中牺牲的官兵,墓碑林立,有的只刻番号,没姓名。 园名取自《楚辞》“国殇”,纪念那些为国捐躯的将士。倭塚就在大门左侧,低矮不起眼,碑上“倭冢”二字也是李根源题的,里面埋藏重康美等日军官尸体,反绑跪姿面向烈士墓群。 这不是随便埋的,而是有意为之,让日军遗骨永世“跪”在中国烈士面前,提醒世人侵略者的下场。腾冲人把这当成教育基地,每年清明和抗战胜利日,居民自发去扫墓,擦碑文,守护这份记忆。 日本从1990年代第一次来要遗骸,就说家属想带回故土安葬,起初条件简单点资金修路,后来加码到文化交流,再到这次3.5亿修高速,还许诺就业和旅游开发。腾冲政府每次都书面拒绝,理由一样:历史不能买卖,尊严不容交易。
这下好了,腾冲又一次把日本拒绝了。 腾冲战役是抗日战争后期滇西缅北战场上的一场关
团扇轻摇时光
2025-09-24 15:52:57
0
阅读: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