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舰后劲还没过,中方第二艘电磁弹射大舰来了,美国军方懵了:这还怎么追得上! 福建舰2025年9月22日完成电磁弹射关键试验,三型舰载机歼15T、歼35和空警600实现起降,验证自主电磁系统与多型飞机的兼容性。海军飞行员通过多次任务,测试弹射功率和回收阻拦索的稳定性,提升舰载航空兵的出动效率。中国海军由此成为继美国后第二个掌握成熟舰载电磁弹射技术的国家,福建舰排水量8万吨,常规动力配置支持长距离部署。 美国海军新闻网站报道,歼35隐身战机已从福建舰弹射起飞,而福特号航母虽早装备类似系统,却至今无法实现F35C的全谱测试。韩国亚洲防务安全网站指出,福建舰弹射技术让舰载机携带更重载荷,作战距离扩展,凸显中国在海军航空领域的现代化步伐。相比蒸汽弹射的局限,电磁系统减少维护需求,提高发射频率。 福建舰甲板设计支持60架飞机配置,结合相控阵雷达和数据链,覆盖西太平洋监视区。海军有关部门表示,试验中验证了电力分配模块的可靠性,避免高温故障。美媒观察者网分析,这种进步让中国航母编队从防御转向多域投送,缩小与福特级在舰载机数量上的差距。 就在福建舰消息发酵之际,076型两栖攻击舰首舰四川舰传来新进展。2024年12月27日在上海沪东中华造船厂下水,舷号51,满载排水量4万吨。2025年9月,卫星图像显示甲板清空临时结构,电磁弹射器位置保护棚全部移除,双舰岛上层建筑脚手架拆除,标志舾装接近尾声,准备首次海试。 四川舰飞行甲板长260米,宽60米,创新整合电磁弹射与两栖装备,可加速重型无人机至300节,支持垂直起降直升机和登陆艇操作。维基百科记载,这是全球首型通过弹射辅助起飞拦阻回收固定翼舰载航空器的两栖攻击舰,填补美军LHA型在无人机投送的空白。美国海军缺乏同类平台,依赖短距起飞模式,难以匹配重载需求。
在“福建”号航母成为世界首次使用电磁弹射器完成五代机弹射后,外国军迷貌似眼神都变
【9评论】【29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