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飞的决策层是严重缺乏远见的!! 外媒消息,今年本来生产75架的 C919,有可能只能生产25架,远远落后原来的计划,中国的大飞机面临了很大的压力。 为了体现国际合作,为了西方的适航证,十几年下来还是受制于人,让国产大飞机吃了大亏,现在几乎重头再来,关键性部件和技术,包括航发,都要自己研制。从早期的美国运十合作、到欧洲伽利略全球定位系统、到芯片、光刻机等等,事实已经无数次证明美西方的不靠谱和对我们打压的决心,总是天真的觉得大家合作共赢,但是他们情愿炸了北溪管道,情愿花高价买别人的能源,也要死整俄罗斯,加上我们自己吃过的亏,还不够明白吗?? 一是买不来,二是即使是能买,供应不稳定,无法自己掌控采购数量及交付数量。中国商飞的想法最初过于简单。 过于乐观国际供应链的安全可靠,表现在一句俗话:有钱不赚是傻瓜。可这个世界偏偏就有有钱不赚的傻瓜,其实人家并不傻。余承东坦言,相信国际供应链,让华为吃尽了苦头。
商飞的决策层是严重缺乏远见的!! 外媒消息,今年本来生产75架的C919,有可
桂花飘香中秋夜梦境圆的
2025-09-27 11:55:28
1
阅读:32650
bigapplepie
买进口发动机毕竟现在还能生产出来几十架,如果等自己的,现在还一架都没有呢。
阴雨连绵 回复 09-28 19:27
民机几乎要求0故障。同样的涡扇,军用和民用的稳定性要求,根本不是一个级别的
阴雨连绵 回复 09-28 19:21
离客运还差的远。
知行
说不定是因为商飞的高管们想把国外的银行账号充🈵
黑喵姬 回复 09-28 06:51
自信点,把说不定去掉
自在佛爷
说白了 跟霉欧合作就是想用利益捆绑 让霉欧看在钱的份上更容易得到适航证 事与愿违无话可说 但小编用今天的国际环境去评判十几年前的商业决定 是不是有点上帝视角啊
蓝桉 回复 09-27 23:05
不是适航证的问题,是通用不卖核心部件了
MC 回复 09-28 15:18
不会又要各种加班了吧
郭博智
胡说,完全经过可行性论证的
自在佛爷 回复 09-27 18:07
只要老板想要 我可以做十份不同的可行性报告 但结果都一样 老板觉得可行我都可以证明就是行 你信吗
用户12xxx27 回复 自在佛爷 09-27 19:38
赞成! 可行性报告基本都是为了已定结果找论据而已!
wyxuan5161
直接暂停欧美适航证。进入中国的飞机要有中国适航证
用户10xxx41 回复 09-28 01:45
外行啥球不懂,知道什么是双边适航协议吗?
大侠的粉丝
欧美适航证就想鱼饵,十几年啊……
铁血丹心
要不小编去做商飞老总?开口就指责人家,你怎知道商飞没有备胎?
带你一起看风景
都是一帮假专家胡说八道,技术是有国界的。
灰太狼
军用发动机不用考虑考虑成本,民用发动机要考虑成本
用户10xxx99 回复 09-28 13:11
为了发展民用发动机,前期国家可以兜底!!!跟发展高铁不是一样吗!!
用户10xxx99 回复 09-28 13:10
为了发展民用发动机,前期可以过来兜底!!!跟发展高铁不是一样吗!!
用户85xxx42
C919不要急,安全质量第一。抓紧全产业链国产化,先把国内的波音给全替代掉,即使花三十年(实际用十年足够)也在所不惜。
用户17xxx85 回复 09-28 11:24
你知道十年能生产多少架?
为何我那么帅
这个是傻逼,主要民航发动机我们水平还达不到,跟军用完全不一样。军用发动机才刚突破,民航发动机还需要时间,用国外完全是无奈之举
Charlie
现在适当放慢脚步,抓紧完善CJ-1000和自己的国产替代,也是可以的。
飞天男孩979
当年中国的砖家们说了,发动机不可能断供的,人家美国卖发动机赚钱怎么可能断供
蓝桉 回复 09-27 23:12
通用电气已经断了啊,正常,别人不愁卖,罗罗当年破产都不卖你
zero
很快了,长江1000没什么问题了,买他们东西也是为了更容易获取适航证
wowo
哼运十发展到现在估计都要运九十了
用户14xxx96
唯一的方法就是对西方新出的飞机也暂停适航证,以前有的可以飞,新出的都不能从中国过!
哄哄
安全第一,支持国产大飞机小批量生产
金刚猫
发动机要省油,耐用,维修简单,别人都做了几十年了,不可能一步到位 国家要出钱扶持,可能还要几十年吧 大飞机这个东西,能生产的都把他当成战略性产业,英国造发动机那个,前几年都是每年几十亿英镑的亏损,这几年才好转,
蓝桉 回复 江南布衣 09-28 21:05
对对,普惠ge
江南布衣 回复 09-28 13:07
不是还有个普惠吗
ucz
不能装上自个的发动机??一切都白搭!!放弃幻想??适航证不要也罢了!!
国泰民安
之前很多大项目是做到了120%,对外才宣传我们做好了60%的工作,你商飞是做到了40%,就大肆宣传做好了100%的准备!!
小兔乖乖
小编谬论,大飞机我们目的是要进入国际市场,如果不和国外合作就没办法拿到适航证。这是区别芯片和北斗定位的。而且小编不知道我们是可以全部自产的,而且都有备选方案的。国家连运20都能国产,何况100多人的商用飞机。商飞还是需要博弈的,目前我们商用飞机市场巨大,国外是眼馋的,肯定会谈拢的。
UC网友19xxxx0566
早和俄罗斯合作,生产CR929,就不会有这事儿了!
UC网友19xxxx0566 回复 09-28 10:05
俄罗斯航发非常稳定,恰恰是俄罗斯的发动机很好。俄罗斯客机的事故,大都是人为操作问题,
布衣 回复 09-28 21:47
恰恰相反,俄罗斯的发动机比欧美的更好,更放心
老凡
说的好像中国不会造大型运输机,战斗机,特种飞机似的。
蓝桉 回复 09-27 23:10
能造是没错,但是都不算好,都是无奈之举下的产物
张衡
什么时候说过今年75架了,今年25架已经很厉害的,两年前才交付的,这就是个恶意间谍贴。
楚天烟雨
造飞机这么多零部件,研发和生产所需时间也不一样,如果你要让所有东西都要自己会做了才造飞机那都是猴年马月的事了,一边要做自主研发,一边肯定要选市场上能买来就用的东西。两条腿走路不是更稳更快吗?
风行者
胡说八道,写了那么多也没有明确逻辑,大飞机怎么就重头再来了?早期买别人发动机才是高招
坚胜
中国相信全球经济一体,全球分工合作,所以坑一个个的过!华为被制裁不是因为华为是一家中企公司,而是华为投研的技术领先让美国坐不住,而美国动用全球霸权扼杀,是想给中国企业树威,扼杀中国的全体高科技技术!所以供应链全球的骗局是你有自主体系才能全球化择优,没有自主体系那么随时埋人的大坑!
兴爷
严查商飞有没有汉奸
脑细胞
主要设备都是国外的,怎会不受限?
用户10xxx58
大飞机就不应该交给买办海派,让鲲鹏开发民用版是正途
D L M
小编信口开河,不懂装懂,胡说八道
云深无雁影
小编,你识条铁咩!
江东游
国际采购是正常的选择,完全自主是最终的目标。
嘟噜
猜:为了适航证,买发动机,实际是研发够呛。
AB成
智障儿童小编又出来嗨皮了啊!C919为什么要国际合作?因为想利益捆绑西方国家,想拿人家适航证!不然的话全部都是中国制造西方国家一点利益都不沾凭什么把这个证给你!当初的想法并没有错误!要知道任何时候不要想着吃独食!只是中国没有想到利益捆绑利益分享了人家还是卡着适航证不给!所以中国C929才准备搞全国产化!
用户10xxx66
完全不必在乎欧美的适航证,先把国内市场做起来,外逐步向周边邻国扩散。至于和欧美的航线,继续用他们的飞机值飞就是了。
用户15xxx23
自己的发动机先装上,
用户10xxx81
关键是不给贷款。买个300个存起来 .起码能造出100多台飞机
彰润
一个外行乱嚷嚷什么
菱形方块
有些人就是这样,为了迎合某种潮流,用屁股代替脑袋。中国商飞显然不缺这个物种,它们用屁股做事,而不是脑袋。
飞鹰
看看高铁
法晓
研究不需要时间吗
摇鳍随波
真正的强者才能赢得对手的尊重,被掐着生命线的奴婢只能委曲求全!
用户16xxx68
你是怎么知道这些的?
王玏
你来蹭流量的吗
阴雨连绵
太难,光涡扇的轴承,几乎就是难以逾越的瓶颈。
用户11xxx79
一千架订单的客户不要急死人啊
阿猫
你怎么知道没有研制?现在用老外的是因为进度和要获得他们适航证的原因。
开卷有益
歼20和最大风洞都有,为什么造不出国产大发动机?
微微一信
Fighting
喷子以为自己啥都懂,你行你咋不上呢
用户10xxx35
纯属闲的蛋痛在这里胡邹白咧
车手
不要说商飞,波音都不是想做多少就做多少的。有数量限制。
用户10xxx27
商飞的老总,岂是你这小编的能理解的,纯属瞎起哄
荷花爸
现在的航空公司个个都在亏损,今年算最好的了,客运量也只有2019年的80%,连前些年订购的波音、空客都没钱付尾款,不可能去要连首付款都没给的C919了
用户59xxx65
现在做也是来得及的
假如
25都没有
用户18xxx22
目前这发动机制造水平呀,造出来了也不敢坐啊!努力研发吧
品骨特茶赏月
你想到的,国内行业相关智囊团队及负责人都明白并有对策,不需要你担忧。
香烟的味道 回复 09-28 14:22
对策就是减产停产违约[捂脸哭][捂脸哭][捂脸哭][捂脸哭]这智囊真厉害👍🏻
jasonyang
说得很清楚了,买发动机和飞控,是为了更快获得适航证。但备胎计划没有足够重视。
urbxhdhs
加油,唯有自我奋斗才能一往无前
用户17xxx59
两难
用户97xxx06
产品不是喊口号出来的,而是干出来的。
RMW
立项时的国际环境不一样,那时还是和谐阶段,大家讲究经济🌏村。
用户10xxx82
中国的长江系列发动机已经可以了
孤雨
1450还是多啊
用户16xxx08
美国,欧洲的适航证早就不是单纯的技术问题。不会轻易让中国成为这个领域的竞争者。
用户10xxx02
当初可是2015鸟就如何如何的,商飞不知道烧了多少钱了。
眼镜王蛇
自媒体瞎编乱造就有人相信?什么电控,发动机,都要进口的,实际上中国全部都能自己造,用它们的无非是想利益捆绑,要适航证而已,光国内的市场就够商飞忙活几年了。
一一
本来先用WS18 WS20先搞军机。等长江在推民机。早量产十年~并且长江的进展快几年都很正常~
用户19xxx34
一帮瞎起哄的,发动机心脏病是老问题了,经济性,安全性,易维护性都要过关才行。有一次重大事故,国产大飞机就会夭折。除了会喷,一年坐几次飞机啊?估计连高铁都做不起吧
用户10xxx13
考个清北,哪个人不努力?想攀登科技高峰,就要努力,克服困难!当年二弹一星,多少人努力奋斗!
用户12xxx07
哪里冒出来个自我感觉良好的圣人大球蛋
用户89xxx32
从C919飞机你就会看到我们的高端工业能力还太差,要努力干,不要每天吹。
南飞雁
像个怨妇一样逼逼叨叨
古往今来
看来理科生还得需要加强文科历史学习才行,决策和发展最终比的还是深刻全面的认知、意识和视野!
用户10xxx69
意识形态高于经济利益
葱葱
兄弟太片面了,我承认商飞可以再保守点的,但研制初期也考虑到卡脖子的问题了,比如用国外的主要配件绝大部分需是与中方合资公司,在中国生产,发动机考虑到美国断供,用美国法国合资公司,但中国发动机一刻没停止研发,长江1000已经风洞,正在验证可靠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