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海战役到底是谁指挥的?邓小平晚年和第二野战军的将士们谈话时说,淮海战役是二野、三野联合作战。淮海战役成立了总前委,我担任书记。毛主席对我说,我把指挥权交给你。这是毛主席亲自交代给我的。淮海战役的部署决策,是我根据毛主席和中央军委指示主持决定的,渡江战役也就是京沪杭战役的实施纲要是我起草的。邓小平有过人的军事能力和组织协调能力,毛主席信任他,他也没有辜负毛主席。

淮海战役到底是谁指挥的?邓小平晚年和第二野战军的将士们谈话时说,淮海战役是二野、三野联合作战。淮海战役成立了总前委,我担任书记。毛主席对我说,我把指挥权交给你。这是毛主席亲自交代给我的。淮海战役的部署决策,是我根据毛主席和中央军委指示主持决定的,渡江战役也就是京沪杭战役的实施纲要是我起草的。邓小平有过人的军事能力和组织协调能力,毛主席信任他,他也没有辜负毛主席。

评论列表
猜你喜欢
【4评论】【29点赞】
【14评论】【53点赞】
【4评论】【9点赞】
【1评论】【23点赞】
【11评论】【18点赞】
【18评论】【18点赞】
作者最新文章
热门分类
用户71xxx40
淮海战役从最初设想到具体方案,再到前线指挥,最后到扩大战役规模,都是粟(裕)总在操控全局。前指的意义是协调,毕竟华野中野首次联合作战。想想陈粟组合,刘邓大军,谁在前谁在后就明白了,何况刘伯承是公认的战神
18xxx81 回复 10-31 18:38
看看这个
儍老麾
淮海战役的领导班子排着队是邓小平,陈毅,刘伯承,粟裕,谭震林。但整个战役的谋划,运筹,具体的军事指工作是粟裕的。所以淮海战役功劳最太的是粟裕。所以有元帅提名,粟裕坚持让之,而成首位大将。
18xxx81 回复 10-31 18:39
看看这个吧,这是主席和军委指定的指挥人
回锅肉 回复 11-01 14:06
看这个
ljywz
胡说八道,邓公在何时,何地,跟何人说过这话,文献在哪?
华哥 回复 10-15 01:25
还真有这事[滑稽笑]
南京 回复 10-15 07:31
好多资料都提过,他确实有说过。
一条大河向东流-
这才对嘛,粟裕没有那么高的威望领导中野,淮海战役是粟裕策划,毛主席批示,总前委负责及协调,粟裕多次临场决断,粟裕功劳第一,但他指挥不了60万解放军,他不是林彪…有些方面他比林彪优秀,有些方面比不了林彪
用户11xxx04 回复 10-29 11:03
林彪是正规军事学校毕业生,起步早,成长快,很早就成为军队高层领导。粟裕起步晚,属于新四军,成长也快,抗战时期才脱颖而出,成为军队中高层。中央为了同意并完善粟裕的计划,打淮海战役,先是把陈毅调到中野当副司令员,让粟裕代理华东野战军司令员兼代政委。粟裕当时威望不足,为了给粟裕临机决断权,还成立前敌委员会,领导小组。刘伯承,陈毅是军事主官,邓小平不是,他是政委,是党组织领导,党领导军队,司令员指挥作战,这是党组织制度。谭震林也是军队主官之一,这就是邓小平成为前敌委书记的原因,属于党中央委派,领导军队,类似南昌起义,周恩来,红四军毛主席都是前敌委书记,表示党领导军队作战。淮海战役时,华东野战军是主力(42万),中野协助(刘邓大军,大别山损失比较大,编制有14万,不满员实际只有12万,陈谢大军6万,陈谢名义归属中野,实际属于中央直接领导指挥),中野实际18万(含陈谢),共60万。刘邓牵制黄维兵团,淮海战役主要战功是粟裕,陈毅邓小平主要是协调,组织,后勤,刘伯承协助完善作战,谭震林实际是在前线指挥作战。
闲庭信步 回复 用户11xxx04 10-31 08:59
实事求是,尊重史实[点赞][点赞][点赞]
张磊
淮海战役的发起是粟裕建议的,这个建议直接促使中央改变了原来过江开辟新战场的战略决策
夏天
粟裕只是前敌总指挥。定作战方针是以邓为总记的总前委报中央毛主席和中央军委毛主席批准。
回锅肉 回复 11-01 14:12
夏天
总前委书记相当于元帅,前敌总指挥相当于先锋官
老王葫芦丝 回复 10-15 08:08
你可真会胡说
18xxx81
别争了,看看这个就明白主席和军委指定谁指挥的了。见图
用户13xxx98
总前委书记邓公,常委刘、陈、邓,委员粟、谭,总指挥部陈、邓,各路前线指挥刘、粟、谭,相比刚刚撤出大别山的中野,华东野战军兵多将广,实力雄厚,所以承担着更多的作战任务,但是华野和中野的配合是十分密切的,这主要得益于总前委的领导协调,这也是陈毅同志身兼华野和中野两支队伍重要领导职务的意义所在。当然,参与淮海战役支前的广大地方部队和民工,也功不可没。总之,任何一场战役的胜利都是众将士共同努力的结果,致敬每一位为国捐躯的勇士,他们的墓碑就是最耀眼的军功章。
夏天
渡江战役总前委书记和成员分工仍然是那5人。
我心素已閒
伟大的小平同志![点赞][点赞][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