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南媒体最近在谈论中国经济时,语气中透着一股说不出的焦虑。这种焦虑不是空穴来风,而是实实在在摆在眼前的现实。越南经济所有的焦虑,几乎都来自于中国这个隔壁巨人。双方产业100%同赛道,中国还把终点线往前挪了十公里,这种压力让越南喘不过气来。 越南制造业在全球产业分工中,主要承担组装环节,而中国则具备从设计研发到生产组装的全链路要素。 以服装纺织为例,越南的面料、辅料都需要从中国进口。 国内一些跨境服装公司虽然将部分产能转移到了越南,但主要集中在基础款、长周期款,对工艺和生产技术要求不高的产品。设计、打样和中高端产品的生产,依旧放在国内。 至于手机、平板电脑、汽车、消费级机器人、精密设备等,越南就更加无法生产了。 想开拓中国市场?越南的咖啡、水果得拼过云南咖啡、海南芒果,还得闯过检疫关卡。中国是越南第一大蔬果出口市场,占该国蔬果出口总额的65.2%。 但这个市场并不好啃,越南农产品在中国面临着激烈的竞争。在与中国凭祥友谊关口岸遥遥相望的越南谅山友谊国际口岸,每天有逾千辆满载两国商品的大货车在此通关。 越南各地出产的荔枝、榴莲、火龙果和木薯粉等农产品大多经此销往中国市场。 但中国本土的农产品也在不断提升品质和产量,越南产品的竞争优势并不明显。 反观中国的新能源汽车、智能家居,靠着高性价比横扫东南亚,越南本土小家电品牌市占率一年掉了五个百分点。 中国对越出口的主要商品包括机械、通信设备、电子元件、火车、卡车、家用设备和建筑材料等。 这些商品不仅有助于提升越南的产业水平,同时也使中国企业在越南市场占据了一席之地。 越南本土企业在与这些中国巨头的竞争中节节败退,市场份额不断被侵蚀。 越南的焦虑还体现在产业升级的困境上。越南制造业近年来虽然发展迅速,在东南亚国家中位于中游水平,但相比中国仍然差距巨大。 越南无论在产业链完整度、人员素质、基础设施还是土地租金等方面,都存在巨大差距。 有业者向雷峰网介绍,越南本土虽然可以生产制造中低端服饰、消费电子、小家电等产品,但上游原材料仍然依赖于从中国大陆进口。这种产业链的缺失让越南在产业升级道路上步履维艰。 更让越南人焦虑的是,中国还在不断向前发展,把终点线越挪越远。中国企业在越南的投资步伐正在加快。根据相关数据,仅2023年前50天,中国公司就在越南投资了45个项目。 这些项目涉及多个领域,包括电子产品、纺织服装以及汽车零部件等。 例如,深圳广深企业为越南市场提供材料和服务,而三星、苹果等知名品牌也纷纷在越南扩大产能。 中国企业在越南的投资不仅带来了资金,还带来了技术和管理经验,进一步巩固了中国在产业链中的主导地位。 越南的劳动力成本优势也在逐渐消失。有公开数据显示,越南普通工人的月薪在300-400美元(约合2000-3000人民币)8。看起来只比国内一二线城市低很多。然而更需要注意的是,越南无论在生产效率还是产出产品的质量方面都远不如中国。 有业者直言,越南的绝大多数工人会更加平衡工作和生活,换句话来说就是不够"卷"。 当地即便是十几年工龄的资深工人,效率也只有中国普通工人的70%8。这就导致,一些产品在国内可以轻松做到95%的良率,但在越南最多只能做到90%8。如果将生产损耗计入制造成本,折算到每件产品的制造成本并不低。 越南经济的结构性问题也日益凸显。越南出口占其经济总量的91%,简直可以说是纯粹的外贸经济。 越南制造业的原材料和订单都依赖国外,甚至连生产线都是外资建设的。比如说三星在越南的分公司,其产值长年占越南GDP的20%到25%。 换句话说,越南经济中五分之一是依赖韩国三星的支撑25。这种过度依赖外资的经济模式让越南在面临外部冲击时显得异常脆弱。 越南的房地产市场也陷入了危机。据数据显示,目前越南已有超过1200个楼盘成为烂尾楼。 考虑到越南的国土面积和人口规模,这一数字实在令人震惊。 此外,楼市崩盘还带动了越南股市的崩溃。自去年三月以来,越南股市指数从500多点暴跌至168点,跌幅达到66%。这种金融市场的动荡进一步加剧了越南经济的困境。 面对这些挑战,越南政府也在积极寻求破局之道。9月23日,范明政总理紧急签署政令,要求各部门全力拓展新市场。 具体策略包括:深度开发现有自贸协定潜力;加速与中东、非洲、拉美等新兴市场的贸易谈判;推动国内产业结构升级,减少对低端制造业的依赖。但这些措施短期内难以见效,越南经济的焦虑情绪仍在蔓延。 越南媒体在谈论中国经济时,那种焦虑感是真实而深刻的。双方产业100%同赛道,中国还把终点线往前挪了十公里,这种竞争压力让越南喘不过气来。想建自己的供应链?资金和技术都是问题。想开拓中国市场? 竞争激烈,壁垒重重。反观中国产品,却在越南市场攻城略地。这种局面下,越南经济的焦虑恐怕还会持续很长时间。
☁美国GDP数据有问题?有人分析了中美GDP的统计差异,发现中国的GDP统
【9评论】【10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