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哥评:非常好,中俄免签的良好效果来了! 两国老百姓凑一块,民心相通,增进了解,

碧水荡漾灵动 2025-09-27 16:08:11

桂哥评:非常好,中俄免签的良好效果来了! 两国老百姓凑一块,民心相通,增进了解,免签非常的好。 === 中俄免签协议的后果显现了!~万史浮华 大量俄罗斯人涌入中俄边境绥芬河市、黑河市、满洲里市、珲春市,毫不夸张的说,他们除了购买中国便宜好用的日用品外,有的甚至是来中国找男人来了。 珲春口岸在免签政策实施首日,入境的俄罗斯游客就超过1000人次,比去年同一天多了一倍还不止,跟平时比更是翻了6倍,那挂着俄罗斯远东牌照的七座商务车排成长龙,能从关口一直绕到路边,后备箱、座位底下全是空箱子,塞得下半头牛的空间就等着装满中国货,这场景看着真让人感慨,政策的力量从来不是写在纸上的,是老百姓用脚投票投出来的。 为啥突然这么多俄罗斯人往中国跑?根本上还是日子过实惠了才来的。 俄罗斯远东那边经济一直不太行,好多日用品要么断货,要么价格是咱们这儿的两三倍,就拿最普通的保温杯来说,他们那儿卖一百多,咱们这儿三十块就能买个质量好的。 以前办签证得提前准备一堆材料,排队面试,等上个把星期,花的钱都够买一堆东西了,好多人嫌麻烦就懒得跑。 现在不一样了,拿着有效期六个月以上的普通护照就能来,最多能待30天,连表格都不用填多复杂的,这门槛一降,谁不想来捡这个方便? 不光是拉货进货,现在俄罗斯人来中国能干的事儿可太多了,早超出“买东西”的范畴了。 黑河的早市现在成了俄罗斯游客的打卡地,摊主们都练出了几句俄语,“你好”“便宜点”“谢谢”说得溜得很,他们不光买新鲜的蔬菜水果,还爱凑到摊位前尝中国的豆浆油条,有的甚至熟练地掏出手机扫微信付款,比咱们有些老人还会用智能手机。 更有意思的是,好多俄罗斯人来中国是奔着“看病”来的,黑河有家综合门诊部,每月最少要接待100多个俄罗斯患者,大多是看牙的,他们说在本国看个牙得预约俩月,花的钱够来中国往返三趟,咱们这儿技术好还快,做完假牙立马就能去逛街,这多省心。 还有珲春的景区,现在周末全是俄罗斯家庭团,大人带着孩子滑雪泡温泉,景区服务员会用俄语介绍项目,人家玩得踏实,这哪是单纯的“进货”,分明是把中国当成了生活补给站兼度假地。 有人传“俄罗斯姑娘来中国找男人”,这事儿不是瞎编,但真不是咱们想的那种“随便找”,这里面全是现实的考量。 你想啊,俄罗斯本来女的就比男的多,远东那边更明显,好多男人酗酒、不顾家,还没啥稳定工作,战争又添了不确定性,姑娘们在那儿看不到未来。 反观咱们中国男人,踏实肯干、顾家疼人,就算条件普通也不会瞎折腾,最重要的是,中国的生活条件靠谱,医保能报销,孩子上学有保障,冬天屋里供暖都比俄罗斯足。 2024年中俄登记结婚的就有3万2千对,光黑河一个城就占了2000对,这可不是随便凑活的。 这些俄罗斯姑娘来了根本不提要彩礼、买房车,有的还跟老公一起摆摊卖俄罗斯蜂蜜、腌菜,顺便当翻译帮着做买卖,既解决了终身大事,还帮着家里增收,这是两边都得利的好事,哪儿能跟“随便找男人”扯到一块儿去。 不过人来得多了,边境城市的变化也是肉眼可见的,好的坏的都有,以前绥芬河那些冷清的商铺,现在转租都得靠抢,老板们都忙着扩充货源,从日用品加到了五金工具、农业设备,俄语好的服务员成了香饽饽,工资比以前涨了三成还多。 珲春口岸为了应对人流,不光把通关时间延长了俩小时,还开了“免签专用通道”,派了会俄语的民警驻场引导,甚至组建了青年志愿服务队,帮着填表格、搬行李,就是怕人家排队久了着急。 吉林省还赶在免签前搞了购物退税,买满200块就能退差不多9%的税,超市老板都备好了中俄双语的退税单,人家买得舒心,生意自然更红火。 连物流都跟着火了,以前跑俄罗斯的货车常是空车返程,现在回去的时候满满当当,司机师傅说一天能跑两趟,收入比以前翻了番。 这免签政策办得对,不是虚头巴脑的外交辞令,是真真切切让两国老百姓得着实惠了,俄罗斯人拿到了便宜好用的东西,姑娘们找到了踏实的日子;咱们边境城市的生意活了,就业机会多了,连那些娶不上媳妇的小伙子都成了家。 这哪是有些人担心的“涌入”,分明是双向奔赴的好事,你看口岸上那些笑脸,俄罗斯大叔跟中国老板递烟聊天,俄罗斯姑娘帮着摊主招揽生意,连海关民警都跟常客打招呼,这才是“好邻居”该有的样子。 俄罗斯网友都说“中国就像童话世界,来了就不想走”,咱们这边也有人借着免签去贝加尔湖旅游,这才是民心相通的正经事儿。 免签不是终点,是两国人往一块凑的开始,这烟火气里的热闹,才是真真正正的“双赢”。

0 阅读:2
碧水荡漾灵动

碧水荡漾灵动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