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1928年,丁煦向蒋介石告密,暴露了朱德就藏在范石生军队里,于是,蒋介石下令,让范石生逮捕朱德及其部队,然而,范石生却违抗了命令,选择放朱德离开,并以“朱部叛变”上报蒋介石! (参考资料:2010-07-19 北京日报——范石生与井冈山会师:没他朱德部队“很可能打光”) 在中国近代史上,国共两党的合作故事不少,但要说最特别的,还得是范石生和朱德那段,这事儿远不止是简单的政治结盟或者兄弟帮忙,它是在最严酷的政治清洗中,靠着理念上的共鸣和过命的交情,玩出的一套高超的政治协作。 我们得先看看范石生这人,他是孙中山亲手提拔的上将,对孙先生的三大政策——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信得死心塌地,这让他成了国民党里一个地地道道的左派代表,他和朱德呢,是云南讲武堂的老同学,拜过把子的兄弟,朱德自己都说两人“始终心心相印”。 早在1926年春天,蒋介石搞出“中山舰事件”,大肆排挤共产党人的时候,范石生就反其道而行之,他主动找到周恩来,请求派共产党员来帮他建军中的政治部。 周恩来派了赵贯一等人过去,这批人就在他第16军里扎下了根,这种信任,在当时国民党军中简直是独一份。 到了1927年“四一二政变”,老蒋下令“清党”,杀气腾腾,范石生收到命令,愣是当没看见,一个字都没执行,他军里的共产党组织毫发无损,这等于公然给了蒋介石一个耳光,他之前就跟朱德发过誓,说老蒋要是背叛革命,他一定跟朱德联手干,他做到了。 南昌起义枪响后,起义军南下,范石生立刻主动写信,表示要在广东接应,可惜,信送到时,起义军主力已经在潮汕地区失败了,朱德带着剩下的人马在三河坝苦战,处境极其艰难,范石生听说后,非但没动摇,还派人找了朱德一个多月,硬是没找着。 那时的朱德有多难?身边只剩八百来人,缺衣少食,子弹都快打光了,就在绝望之际,他从报纸上看到范石生的部队挪到了湖南郴州,离自己不远,他当即写信求助,范石生收到信,激动地回信说佩服朱德,提议合作,两人约定在汝城见面。 这次合作,从一开始就不是简单的收留,朱德提出了三个硬条件:部队我说了算,物资我自己分,我想走随时能走,范石生不仅一口答应,还主动提出给朱德部队一个“16军140团”的番号作掩护,并先发一个月军饷,朱德化名“王楷”,当上了副师长兼团长。 范石生的援助可以说是倾其所有,子弹给了十万发,每月经费上万元,还配了医生、西药、被服,这些物资,足够武装一个整师。他甚至默许朱德在他的地盘里打土豪、分田地,还把秋收起义剩下的张子清、伍中豪等人也编入部队,有人告到上级那,范石生根本不理。 纸终究包不住火,1928年初,蒋介石终于发现了这个秘密,密令范石生缴了朱德的械,把人抓起来,范石生面临抉择,但他没有丝毫犹豫,他偷偷写信给朱德预警,信里还引用古文说“不嗜杀人者能一之”,预言革命终将成功。 临别时,范石生又送了几万块大洋和一批军火,还让朱德放心走大路,他这边绝不追击,他手下有二百多官兵也自愿跟着朱德走了,事后,范石生就用“朱部叛变”四个字向上峰交代,然后自己借口养病溜去了广州,把一切都扛了下来。 正是靠着范石生创造的这个宝贵窗口期,朱德发动了声势浩大的湘南起义,部队迅速发展到上万人。 1928年4月,这支浴火重生的队伍,浩浩荡荡地走上了井冈山,与毛主席胜利会师,可以说,没有范石生这位国民党上将的舍命相助,那颗革命的火种,或许真的就在赣南山区熄灭了。
志愿军的王牌军长,基本上都是中将军衔,只有一人是少将,他是谁“1950年11月
【6评论】【23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