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夜的晚风拂过老家属院的梧桐叶,爷爷坐在阳台的藤椅上,指尖夹着的烟卷燃了半截。孙子小毛刚加班回来,抱着笔记本电脑在对面小马扎上坐下,屏幕光映得他眼下的青黑格外明显。 爷爷弹了弹烟灰,语气里带着惯有的感慨,“我们那代人才叫真不容易,十六岁进工厂当学徒,一个月工资十几块。后来五六十块钱,要养一家人四五口人。冬天没暖气,晚上缩在被窝里啃冷窝头,哪像你们现在,空调房里待着,外卖随叫随到。” 小毛揉了揉酸胀的太阳穴,没反驳,点开了手机里的工资条。“爷爷,我这个月工资八千。上次您说的那套婚房,近两百万,如果您和我爹不资助的话,我不吃不喝得攒二十多年。”他顿了顿,指着电脑屏幕上密密麻麻的报表,“您当年赶任务,是按件计工分,完成就能歇。我们这项目,甲方凌晨三点还在改方案,要是搞砸了,下个月可能就没工作了。” 爷爷沉默了,目光落在阳台角落那盆他养了三十年的绿萝上。他想起1980年,为了给妻子买台缝纫机,他连着三个月每天多干两小时活,手指被机床磨出好几个血泡;也想起儿子上大学那年,他攥着凑来的学费,在银行门口犹豫了半天,生怕钱不够。可那些难,是看得见头的难,只要肯卖力气,日子总能慢慢好起来。 “你们现在的难,是心里的难。”爷爷把烟摁灭在烟灰缸里,声音软了些,“我们那时候,大家都穷,比着谁更能吃苦。你们现在,身边人有的住大房子,有的开好车,心里难免急。” 小毛笑了笑,关掉电脑靠在椅背上:“也不全是急。您看,现在医疗条件好了,您和奶奶身体不舒服能及时看病;交通也方便,想回老家坐高铁半天就到。我们这代人的追求,和您那时候不一样了,想要的多,压力自然就大。” 月光透过梧桐叶洒在两人身上,绿萝的影子在墙上轻轻摇晃。爷爷想起自己年轻力壮时,最大的梦想是让家人吃饱穿暖;而眼前的孙子,二十来岁就想着要在城市里站稳脚跟,要实现自己的职业理想。 “各有各的难,也各有各的盼头。”爷爷拿起水壶给绿萝浇水,水流顺着叶片滑落,“我当年觉得,能住上带阳台的房子就是天大的幸福;你现在觉得,能把项目做好,能攒够首付就是幸福。时代不一样了,难的地方不一样,可盼着日子过好的心,是一样的。” 小毛点点头,起身给爷爷续了杯热茶。晚风里,老藤椅的吱呀声和年轻人手机里偶尔弹出的消息提示音交织在一起,像隔代人不同的生活节奏,却在同一个阳台上,融进了同一片温柔的夜色里。
夏夜的晚风拂过老家属院的梧桐叶,爷爷坐在阳台的藤椅上,指尖夹着的烟卷燃了半截。孙
桃花林里时光
2025-09-28 12:45:13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