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得说明的是,法院也指出李阳虽因教育问题和子女有言语及肢体冲突(比如推搡),但没达到Kim描述的“野蛮殴打”“袭击”程度,还批评李阳的教育方式违反《未成年人保护法》,不利于子女身心健康。 追溯背景,2013年北京市朝阳区法院就已认定李阳对Kim实施家暴,判决离婚并赔偿。这次纠纷源于2021年Kim发布视频控诉李阳家暴女儿,视频播放量超4600万次,导致李阳被网暴、商业合作解约。 现在双方态度不同,李阳方对判决结果满意,不上诉,计划把2万元赔偿金捐给反家暴组织,还称若Kim拒不执行道歉会申请强制执行;Kim作为外籍人士,享有30日上诉期,截至2025年10月下旬,目前没公开回应是否上诉,要是拒履责,法院可强制公告并由她承担费用。 舆论上也有分歧,支持方觉得判决遏制了不实指控,维护了网络言论底线;反对方质疑“72小时道歉”的合理性,担心这会削弱家暴受害者发声的勇气。 总得来说,这个案子不是对李阳家暴前科的“翻案”,而是针对Kim失实指控的独立名誉权判决,法院既没否认历史家暴事实,也没纵容不实言论,想在保护个体名誉和公共利益间找平衡,后续就看Kim是否上诉以及道歉的实际履行情况了。
不过得说明的是,法院也指出李阳虽因教育问题和子女有言语及肢体冲突(比如推搡),但
婚姻家事法观止
2025-09-28 20:49:16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