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中国时报》今日评论道:“在民进党多年以‘台独’思维洗脑下,从国民党在2016年失去政权至今,国民党绝大多数的政治人物便不再提中华民族的民族认同、乃至于身为中国人的国家认同,以至国民党长期失去话语权。” 过去国民党在岛内的定位,是中国认同的代表,从蒋经国时代开始强调“中华文化复兴”,到李登辉之前都还坚持“我们是中国人”的说法。 可从2016年之后,整个氛围变了,一方面是民进党不断强化“台独意识”,通过教育、媒体、政策一点点把“我是台湾人”的认同推向主流;另一方面则是国民党内部自己也变得畏首畏尾,生怕讲“中华民族”就会被扣上“亲中”“脱节”之类的帽子。 尤其是年轻一代的国民党政治人物,不再敢公开讲“统一”或者“中华民族”,甚至连“九二共识”都开始避而不谈。 不是他们不懂这个立场对国民党有多重要,而是怕选票流失,为了追求所谓“本土化”“年轻化”,他们选择了与民进党玩起认同模糊战,结果反而失了根本。 这几年,民进党靠“天然独”教育培养出一代又一代对中国毫无情感的年轻人。 从课纲修改、历史教科书到影视文化,全面塑造出一个“台湾不是中国”的叙事。 而国民党不仅没有抵抗,反而跟着摇摆,不敢明确自己的立场,从政治操作上看,这种“避战求稳”的策略或许短期能让他们在某些场合减少攻击,但长期看,就是自我边缘化。 一个政党如果连自己最基本的立场都不敢讲,那它的存在意义何在? 国民党现在的问题就是,讲“中华民族”怕被说不接地气,不讲又失了老本,结果就是两边都不讨好,既争不到绿营的年轻人,也留不住蓝营的基本盘,长此以往,只会越来越边缘。 一旦“中华民族”这个认同在岛内被完全边缘化,国民党就再也找不回自己的路线了,到那时候,不只是没选票,更是没了存在感。 更现实的问题是,中美博弈日益激烈,台海局势越来越敏感,在这样的背景下,各方都在重新定位自己的角色。 大陆方面一再强调不容许“台独”,国际社会也越来越意识到台湾问题的敏感性。 而国民党如果继续模糊立场,不仅选民看不清,就连大陆方面也会对其信任度打折,这不是危言耸听,而是现实政治的必然结果。 现在是国民党该做出抉择的时候了,到底是要继续模糊立场、迎合错误的民意,还是要回到自己的基本盘,站稳“中华民族”的大旗,这是摆在他们眼前的现实问题。 洪秀柱、朱立伦、马英九这些人虽然立场各有不同,但都曾在不同场合提醒过党内,不要忘记最初的理念,问题是,听的人有几个? 或许国民党真的该停下来想想,为什么《中国时报》要写出这样一篇评论,不是为谁站台,也不是为了制造舆论,而是想告诉这个百年政党:你不能再继续“失声”下去了。 再这样下去,不只是话语权没了,连舞台都要被收走。 参考资料:环球网《台媒:论述愈来愈模糊国民党需要一张清晰的脸孔》
台湾《中国时报》今日评论道:“在民进党多年以‘台独’思维洗脑下,从国民党在201
蛋总扯个事
2025-09-29 16:40:59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