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日本华人发话:“现在中国若再战日本,撑不了14年”,其实不是中国“能撑多久”,而是今天的日本,还有“撑”的资格吗? 先说说大家最关心的军工底子,这可是支撑战争的硬骨头,日本的军工企业看着挺唬人,三菱重工、川崎重工这些大企业手里都有军工业务,但内里早成了纸糊的架子。 二战后日本军工被拆解,后来靠美军订单复活,形成了把军工生产嵌在民用企业里的模式。 这种模式看着灵活,实则藏着大问题,因为自卫队是唯一的客户,订单量少得可怜,根本没法大规模生产。 就拿普通步枪来说,日本造的比美国的贵一倍多,不是技术多先进,而是生产数量上不去,成本降不下来。 更要命的是国际竞争力差到离谱,2014年日本就放宽了武器出口限制,想靠海外订单盘活军工产业,可折腾了快十年,国际武器出口前十五名里都没它的影子。 跟英国谈巡逻机出口输给美国,跟澳大利亚争潜艇项目被踢出局,跟印度谈水上飞机谈了好几年也没成,唯一拿得出手的成品出口,还是卖给菲律宾的几套防空雷达。 连平时都养不活生产线,真到战时要扩产,哪有那么容易。 资源这块更是日本的死穴,本土几乎没什么关键矿产,不管是造武器用的特种钢材,还是维持工业运转的石油天然气,全得靠进口。 之前就有分析说,日本的关键矿产供给几乎完全依赖海外,一旦遇到冲突,供应链随便被掐一下就断了。 对比之下,中国从稀土到各种工业原材料,本土储备和产能都能撑住基本盘,光这一点,日本就没法比。 军事上的限制更让日本没底气,和平宪法虽然在修改,但自卫队本质上还是防御性质,连军队的名分都没有。 而且日本的先进武器大多是“组装货”,比如现在主力的战斗机,看着是自己生产的,其实核心技术全来自美国,连深度研发的资格都没有。 之前跟英国、意大利搞第六代战机联合开发,说白了也是因为自己单独搞不出来,想搭别人的车,真到了战时,技术供应被卡脖子,武器坏了都没法修,还谈什么撑下去。 更关键的是,日本早就被绑在了美国的战车上,日美同盟看着是靠山,其实是枷锁。 日本的军事基地里全是美军,核心指挥系统都跟美国连在一起,真发生冲突,打不打、怎么打,未必由日本自己说了算。 美国要是出于自身利益考虑缩手,日本连弹药补给都成问题,这种寄人篱下的状态,哪里有“撑”的自主权。 当年中国积贫积弱还能坚持十四年,如今国力早已今非昔比,而日本看似有先进技术,实则军工是虚胖,资源是短板,军事还没自主权,连维持战争的基本盘都不稳。 真要动起手来,日本恐怕不是撑不撑的问题,而是能不能扛住第一波冲击的问题,这种底气上的差距,可不是靠喊几句口号就能弥补的。 参考资料:央视网《少将:中国牌很多 中日开战怎么打是我们的事》
一位日本华人发话:“现在中国若再战日本,撑不了14年”,其实不是中国“能撑多久”
自然解说甲一
2025-09-29 16:45:28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