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的年龄的孩子有不同的教育方法,我一直以为这是世人皆知的常识,但发现有很多家长不懂这个理。 特别是一年级的家长,很多情绪崩溃是因为他们希望孩子能够和五六年级的孩子一样完成作业,这要求对孩子来说太高了,只有极个别孩子能做到。咱是普通人,没必要让孩子对标天才。 小学一二年级最重要的是培养孩子的学习习惯,让孩子明白:你现在是学生了,学习比玩更重要,所以要先完成作业才能玩!所以孩子愿意坐下来做作业,就是成功的,不要急着纠正孩子的错误,能纠正就纠正,不能纠正就先放一边。一二年级的知识点非常简单,并不会影响后面的成绩,家长不用焦虑。孩子只要能认真完成作业,就可以去玩! 一二年级的孩子能按时上学,按时完成作业,上课认真听讲,还能有自己的一点点理解和思考就更好了,成绩差点没关系。小孩子的思维活蹦乱跳的,有时候就是跳不到学习的那个点上,这很一正常的。 说到上课认真听讲,就必须讲学龄前的教育,孩子上课不认真,多半是学龄前的问题,学龄前分为两个阶段: 一是0-4岁,这时作为父母要尽量陪伴孩子,给孩子足够的安全感,孩子有了足够的安全感,做才会专注。 第二个是4-6岁,上幼儿园了,幼儿园里培养孩子遵守规则,学会集体生活,为进入小学作准备。幼儿园阶段也是孩子专注力培养的一个关键时期,可以带孩子参加运动,很多的运动需要很专注才能玩得好,运动的过程也是培养孩子专注力的过程。除了运动,父母要开始有规划地给孩子讲故事了,可以买一些有文字的故事书,一句一句指着读给孩子听,孩子能坚持听完故事,也是对专注力有帮助的,而且指读还可以让孩子识字!如果孩子识字量大,小学一二年级成绩没可能会差的! 孩子学会守规矩,可以专心听课,孩子就可以上小学了。但如果这两点孩子没学会,那上了小学,家长可能需要付出普通家长数倍的努力,还不一定有效果,所以学龄前教育非常重要。 一二年级可以不太在意孩子的成绩,也可以不太在意孩子作业是否正确。但是到了三四年级就不能这样了,三四年级就必须要求孩子学会订正,每个知识点都要掌握,如果孩子一二年级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孩子要做到这些要求并不难。 到了五六年级,要让孩子学会自律,这个时候写作业不应该由家长叫了,要学会给孩子适当的空间,让孩子学会自我约束,不能什么事都要父母盯着。 上了初中,就不要讲什么教育了,用学习把孩子压住,用理想和未来让他把心思放在学习上,别整天想些没用的玩意!突然增大的科目和作业,只要孩子按时按量完成,就够他吃一壶了。 上了高中,作为父母最多就是给点钱,然后在高考填志愿时给点建议,至于学习,那是他自己的事。如果孩子这个时候还整天想着玩,那说明前面的教育出现了大问题。 最后说一句,每个孩子都不一样,有的孩子成长快,有的成长慢,所以教育是没有标准的,没必要用别人的孩子来要求自己的孩子。教育孩子最重要是让孩子成为更好的自己,在他的能力范围内去做好他自己就行了,作为父母要学会包容,不要对孩子太过苛求。
不同的年龄的孩子有不同的教育方法,我一直以为这是世人皆知的常识,但发现有很多家长
千羽影影
2025-09-29 17:38:40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