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渊在西晋社会不过是一个边缘人,他却凭借蛮夷身份推动了西晋的灭亡,这一切真的是机

浩然说文史 2025-09-29 22:48:08

刘渊在西晋社会不过是一个边缘人,他却凭借蛮夷身份推动了西晋的灭亡,这一切真的是机缘巧合吗?   251年邓艾注意到并州匈奴“并为一部”有做大的趋向,曾建议拆分并州匈奴。邓艾深刻的指出,“单于之尊日疏,外土之威寖重”,这是说在洛阳居住的单于权威下降,无力控制内迁的匈奴部落,单于名存实亡,各地领主权威上升,成为隐患。领主做大,这是刘渊日后崛起的原因。 刘渊是驻扎并州的匈奴右贤王刘豹之子,已经汉化,曾在上党拜师大儒,也曾入洛阳为人质。期间也发生了多次胡人叛乱,但都为西晋平定,尤其是271年,刘渊所在的匈奴五部刘猛造反了,一年即被镇压。西晋的赫赫武功也吓到了刘渊,所以即便八王之乱爆发,刘渊初期还是没有反晋的野。 八王之乱初期,刘渊还是个坚定的佐晋派,因为传统儒学要求他忠君,年轻时刘渊的偶像就是匈奴名臣金日磾,而且是西晋对他还不错,290年西晋惠帝封他为“建威将军、五部大都督、封汉光乡侯”。五都大都督这个称号意味着刘渊名义上有统辖匈奴五部的权利。同年刘渊离开洛阳返回并州,这个大都督一干就是十年,史载“明刑法,禁奸邪,轻财好施,推诚接物,五部俊杰无不至者,幽冀名儒,后门秀士,不远千里,亦皆游焉”。 此后因所属匈奴人流亡,刘渊遭到连累被免官。他投入司马颖麾下。司马颖十分器重刘渊,当时司马颖正面抵御幽州兵马,大本营邺城就交由刘渊防守。荡阴之战,司马颖获胜,刘渊亦有军功,受封冠军将军,属于三品官。但是就在荡阴之战后一个月,即304年8月,刘渊走上了反叛的道路。 今天研究认为,刘渊并非主动反晋,而是在匈奴五部裹挟下,被迫反晋,并无奈一条路走到黑,终于推动了西晋的灭亡。而匈奴五部选刘渊当造反首领,原因在单于权威衰落、领主权利上升;刘渊治理匈奴五部有为、名声闻达于天下。 参考文献 侯旭东:《天下秩序、八王之乱与刘渊起兵一个——边缘人的成长史》,《史学月刊》,2021年8期。

0 阅读:5
浩然说文史

浩然说文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