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俄割走一百五十万平方公里,中国人记了一百多年,可今天,俄罗斯的油,中国的路;俄罗斯的气,中国的炉,钱不走美元,直接用人民币,结算率九成以上——这叫务实,不叫站队。 去年中俄两国贸易额高达两千多亿美元,其中超过九成都直接用人民币结算,俄罗斯卖油气收人民币,中国卖商品收的也是人民币,不仅绕开了美元的制约,也让人民币在全球流通中更有分量。 那么两千多亿美元的贸易额,是些什么在支撑?离得最近、和老百姓关系最直接的,是农产品和工业品。 俄罗斯的土地一年能出大量大豆和牛肉,如今运到中国市场的量年年往上窜,增长超过两成,这些东西进了中国百姓的餐桌,俄罗斯农户也挣到了钱。 与此同时,中国车企也在俄罗斯发展得很快,像吉利、奇瑞在当地建了厂,当地人能开上价廉物美的车,中国的产业链也多了条出路,你来我往,这才是真正的互补。 不过,把这些贸易壮大起来的关键是能源,而天然气和石油是合作的重头戏。 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全长五千多公里,从西伯利亚一直铺到上海,2024年就输送了310亿立方米,今年眼看就要达到380亿立方米的目标,这些气能满足超4亿人的需求,还能少排上亿吨二氧化碳,对工业和环境都有意义。 而且欧洲市场的门关上了,俄罗斯的气正好卖到中国,双方一拍即合。 石油方面,管道的作用更大,这根横跨近千公里的原油管道,把俄罗斯的油直接送到中国的大庆,一年能运1亿吨以上,占中国石油进口的两成。 过去靠油轮从中东绕马六甲,不仅远,还受制于人,现在有了这条直接供应线,就算国际油价乱涨,国内石油供应也稳得多,这是实实在在的安全感。 能源和商品有了,交通必须跟上,中俄边境这几年修起了同江铁路大桥、黑河公路桥,中欧班列有七成都经过俄罗斯,以前发货到欧洲要绕远路,现在时间省了几天,运输成本也大幅下降,基础设施打通了,两国合作才真正畅通无阻。 但即使现在合作这么融洽,但历史的问题还是绕不过去,十九世纪中叶的三个不平等条约,让中国丢掉一百五十万平方公里土地,那是国力衰弱的代价。 这段记忆中国不会忘,但这并不意味着今天要拿现实跟这笔账较劲,铭记历史是为了自立,务实合作则是为了继续发展。 现实摆在眼前,俄罗斯出口三分之一卖给中国,而它进口快有一半来自中国,中国更是连续15年的最大贸易伙伴。 俄罗斯缺工业能力,中国的完整产业链正好补上;中国需要能源和粮食,俄罗斯则正好手里有,两国的互补性决定了合作必然越来越深。 这就是今天中俄关系的真实样子,它既不是联盟,也不是对抗,而是一种不针对任何第三方的合作。
·沙俄割走一百五十万平方公里,中国人记了一百多年,可今天,俄罗斯的油,中国的路;
芸霄记史
2025-10-02 07:46:02
0
阅读: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