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发文了,说要严打那些为了流量,恶意举报、诋毁老师的人。 我第一反应就是,育英中学那位付女士,算不算? 这通知,简直就是照着她的行为量身定做的判决书啊。 还记得当初那场闹剧吗?全网都顺着她写的“小作文”群起攻之,硬生生把一位老师骂到停职。可最后怎么样了?真相反转,老师根本是清白的。而她呢,靠着当初泼出去的脏水、赚来的流量,早就捞得盆满钵满。 教育部教师工作司司长俞伟跃在9月5日的新闻发布会上说得明明白白。要健全权益保障机制,及时澄清涉师不实举报,还会同公安部严厉打击诋毁、污名教师等违法行为。这话说得太及时了。 回想付女士在网上掀起的轩然大波。她声称班主任田老师对她12岁的儿子实施“霸凌”——扇耳光、罚站、扔桌牌。那些声泪俱下的控诉,瞬间点燃了全网怒火。 济南市市中区教体局火速行动。调查结果显示,田老师在班级管理过程中确实存在体罚等不当行为,决定给予记过处分并调离工作岗位。这个处分本来已经给了家长一个交代。 付女士不接受这个结果。她坚持认为处罚太轻,继续在多个平台发声。她服下过量安眠药被送医抢救,这种极端行为让舆论进一步发酵。 更深入的调查却发现事实并非完全如付女士所说。联合调查组查明,所谓的“扇耳光”实际是“拍打一次手臂”,“跪在地上”其实是“弯腰捡桌牌”。田老师的行为被认定不存在虐待、伤害学生的主观故意。 付女士的孩子在开学两周内被批评十六次、罚站七次。田老师今年才30岁左右,不可能无缘无故对学生体罚。教育需要师生双方共同配合。 班级群里一些家长的做法令人深思。他们不等调查结果出来,就对付女士群起而攻之。这种盲目站队无形中激化了矛盾。 教育部这次动真格的了。他们不仅要澄清不实举报,更会同公安部打击污名教师的行为。这背后是对尊师重教传统的捍卫。 付女士已经决定让孩子转学。她说大部分老师都是好的,只有极个别老师是蛀虫。可惜她的维权方式已经超出了合理边界。 这件事给所有人敲响警钟。合理的监督与恶意的诋毁之间,有条明确的分界线。教育部正用行动划清这条线。 教师形象不容肆意污名化。教育部这次发声,保护的是全国近1900万专任教师的尊严。他们不该成为流量游戏的牺牲品。 付女士的案例太典型。从最初的“受害者”到如今的“涉嫌诋毁者”,这个转变值得我们每个人深思维权的尺度到底在哪里? 教育部的通知来得正是时候。它像一面照妖镜,让那些打着维权旗号博流量的人无处遁形。网络不是法外之地,教师的尊严更不容随意践踏。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宝子们,知道吗?教育部这次直接把“护师令”拉满了,谁敢无凭无据诋毁老师
【11评论】【7点赞】